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兼官

兼官

官制用语。本官以外又任他官者。唐朝以一职事又任另一职事者谓兼官,以职事官品低散位一阶者亦为兼官,高宗咸亨二年(671)改为守。宋朝又称“宪衔”,为加官,武臣及宗室许带御史大夫、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御史; 通事舍人、内殿崇班以上,初除加兼御史大夫; 宗室副率以上,初授军头等,经恩加兼监察御史,余经恩以次迁入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明朝凡兼官者,事权随之扩大,有暂理其事而兼官者,如本部尚书兼理别部事;有因集中事权而兼官者,如总督、巡抚兼提督军务;有因职事相关而兼官者,如詹事府多由他官兼掌,其坊局官与翰林院官互兼,东宫师傅无与职事,亦只为兼官。参见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相国

    官名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李自成农民军置,为内阁之首。十七年正月,于西安置天佑殿大学士后,即废。

  • 中准使

    官名,东汉灵帝改平准为中准,以宦官任中准使,掌平物价,贱时买进,贵时卖出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·平准署》。

  • 技士长

    军阶名。清末新陆军低等官阶之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官员等级,分三等九级。宣统元年 (1909) 修订,增技士长等,计十四级。炮队、工程队设,为额外军官,阶正八品。

  • 知臣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尉拨传》:“(拨)迁晋昌镇将,绥怀边民,甚著声绩,入为知臣监。”

  • 庶常

    见“庶吉士”。

  • 猛武将军

    见“十猛将军”。

  • 关都尉

    官名。秦置。入汉因之。函谷关、武关、玉门关、阳关皆置。掌守卫关隘,稽察行人,征收关税。其中函谷关尤为重要。西汉文献凡称关都尉而不冠地名者,皆指函谷关都尉。当时重视关都尉人选,或以才能,或以大臣子弟、皇

  • 上开府仪同三司

    勋官号。北周武帝建德五年(576)刘雄从皇太子征吐谷浑有功,加上开府仪同三司,为八命。隋朝置为从三品散实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初复置,高祖武德七年(624)改名上轻车都尉,为正四品勋官。勋官

  • 厅儒学

    官学名。据清《光绪会典》卷六记载,各厅均有儒学,分别设教授、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,每厅仅设一人,掌所属儒学事务。大概教授仅设于直隶厅,教谕仅设于散厅,学正、训导则直隶厅与散厅均可设置。

  • 威仪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,设于各县,掌理道人词讼。凡遇道人与百姓发生词讼,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