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侍书

侍书

官名。南朝宋晋安王属下,北朝北齐太子均置,以善书者任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定制:凡王子未出阁者置为官属,以现任官充任。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始置于翰林院,正九品,掌以六书供事,不常置。建文 (1399—1402) 置文翰、文史二馆,又于文翰馆置。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


官名。1、汉“侍书侍御史”的简称。“侍书”也写“持书”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灵帝崩,董卓为司空,闻邕名高辟之……举高第,补侍御史,又转持书御史。”“侍书”,《后汉书》本作“治书”(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·御史中丞》),章怀太子李贤作注,避唐高宗李治讳,改“”为“持”。见清朝钱大昕《考史拾遗·三史拾遗·后汉书·蔡邕传》。

2、东宫官,北齐置,掌侍书法。《北齐书·儒林·张景仁传》:“后主在东宫,世祖选善书人性行淳谨者令侍书。景仁遂被引擢。”明朝沿置,为翰林院属官,员二人。见《明史·职官志二·翰林院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访问

    官名。魏晋南北朝时中正的属官,根据乡里的评论写出对本地士族的“品”、“状”,再由中正裁定。还负责管理记载品、状的黄纸。中正的属员。《晋书·孙楚传》载:“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,济为本州大中正,访问铨邑人品

  • 命圭

    周朝天子册封诸侯大臣时颁发的作为瑞信的玉圭。分公、侯、伯三等。《周礼·冬官 ·考工记 ·玉人》:“命圭九寸,谓之桓圭,公守之;命圭七寸,谓之信圭,侯守之; 命圭七寸,谓之躬圭,伯守之。”

  • 司业

    即“国子监司业”。官名。隋朝国子监于炀帝大业三年始置司业一人,唐置二人,为国子监祭洒之副,助祭酒教授生徒。见《通典·职官九·国子监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国子监》。其后,宋、明、清皆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五

  • 拟差

    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。亦称拟注,由吏部四选、兵部及转运使司等拟定奏准后执行。

  • 银章

    即以银铸成的印章。其文曰某官之章。汉朝亦称银印,魏晋以后仅印文为某官之印者称银印。参见“银章青绶”。

  • 国防最高委员会

   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党政军最高指挥机关。民国二十五年(公元1936年)七月,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决定在中央政治委员会之外设立国防会议,其所审议的事项为:一、国防方针;二、国防外交政策;三、关于国防事业与国

  • 熙明阁学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,改显谟阁学士置,旋复旧名。参见“显谟阁学士”。

  • 守丞

    1、官名合称,即郡守和郡丞。2、代理郡守的郡丞。即居郡丞之位,而行郡守之职。《汉书·陈胜传》:“攻陈,陈守令皆不在,独守丞与战谯门中,不胜,守丞死。”注:“师古曰:守,郡守也。令,县令也。守丞,谓郡丞

  • 大司马卿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长官,员一人,多省称为大司马。掌军政,征伐敌国及四时治兵讲武皆由其主持,大祭祀则掌宿卫,庙社则奉羊牲,并掌官员迁调之权。因掌兵权,故多由皇帝或执政者的子

  • 谷曹史

    仓曹史的别称。汉朝郡县皆置仓曹史,掌谷物。参看“仓曹史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