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会福总管府

会福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隶太禧宗禋院,文宗天历元年 (1328) 由会福院改立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各一员。下辖仁王营缮司、襄阳营田提举司、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、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、会福财用所等机构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属太禧宗禋院,掌大护国仁王寺钱粮出纳及营缮事务。至元十一年(公元1274年)建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,始置财用规运所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改规运所为总管府。至大元年(公元1308年)改为都总管府,不久升会福院,天历元年(公元1328年)改为会福总管府,秩正三品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治中、府判、经历、知事、提案牍,所属有令史、译史、通事、知印、奏差;领仁王营缮司,襄阳营田提举司;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,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,会福财用所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要籍

    官名。唐置,为节度、观察使的属官,备差遣,无具体职掌。

  • 旗鼓牛录

    即“旗鼓佐领”。

  • 司成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北齐书·源彪传》:“武平七年(576),周武平齐(彪),与阳休之、袁聿修等十八人同勑入京,授仪同大将军、司成下大夫。”正四命。

  • 右戎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右领军卫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为右领军卫。

  • 都鄙

    周朝公卿大夫采邑及王族子弟食邑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 “以八则治都鄙。”郑玄注: “都鄙,公卿大夫之采邑,王子弟所食邑。”

  • 有秩

    乡官。秦汉时职掌一乡民政赋役,由郡任命,秩百石。满五千户之乡,置有秩。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,边郡要地虽不及五千户,亦设有秩。其后或此县有而彼县无,依遵旧俗,无定制。官名,东西汉皆置,俸百石,为乡官,掌一

  • 水陆运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先天二年(713)置,以陕州刺史李杰充任。其后诸刺史常带使,开元十三年(725)敕陕州水陆运使别自置印; 德宗建中二年十二月(782)停江淮水陆运使,转运事委度支处置,三年八月分置汴东西

  • 东部千长

    官名,汉时西域龟兹国置东西南北部千长,为地方性长官。千长,意即千人之长,掌千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·龟兹国》。

  • 北院宣徽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官。宣徽北院官员,在知北院宣徽事下。

  • 五远将军

    南朝陈宁远、安远、征远、振远、宣远将军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