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兵尚书

五兵尚书

官名。属尚书省。三国魏始置,掌军事枢务,主管全国军事行政,领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别兵、都兵五郎曹。西晋初不置,武帝太康 (280—289)间复置,分中兵、外兵为左右,共领七郎曹,仍称五兵。东晋、南朝沿置。但宋、南齐仅领中兵、外兵二曹,梁、陈仅领中兵、外兵、骑兵三曹。魏、晋、宋皆位三品,梁十三班,陈三品。十六国后燕及梁末侯景改名七兵尚书。北魏定称七兵尚书。北齐初沿北魏制,后复称五兵尚书,领左中兵、右中兵、左外兵、右外兵、都兵五曹,管理全国兵籍、征兵、仪仗等军事行政。三品。但因北齐于尚书省外别置外兵省、骑兵省管理全国兵马枢务,所以五兵较前权轻。隋以后改置“兵部尚书”。


官名。魏置五兵尚书,即后代兵部尚书的前身。五兵指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别兵、都兵。晋沿其制,又把中兵和外兵各分为左右。宋、齐、梁、陈皆置。北齐的五兵尚书统左中兵、右中兵、左外兵、右外兵及都兵,左中兵掌诸都督告身和诸宿卫官,右中兵掌畿内丁帐事和诸兵力士,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州丁帐及发召诸兵,右外兵掌河北及潼关以西诸州丁帐及发召诸兵,都兵掌鼓吹太乐部小兵等事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兵部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三部照磨所

    官署名。元代于礼部置左三部照磨所,秩正八品,掌吏、户、礼三部钱谷计帐之事。主官有照磨一人,所属有典吏八人。

  • 后队属正

    官名,职如郡都尉,掌全郡兵马及地方治安。王莽改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河南、颍川、南阳六郡为六队,河内为后队。每队置大夫一人,职如太守;置属正一人,职如郡都尉(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成

  • 都匠

    官名。①掌治水。春秋战国齐置。《管子·度地》: “乃取水左右各一人,使为都匠水工”,“后常令水官吏与都匠因三老里有司伍长案行之。”西晋亦置。《水经注》四《河水》: “晋泰始三年正月,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

  • 北部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置,属尚书省,设北部尚书为长官。管理北边州郡的考课、选举、辞讼等事务,自北方境外归附者亦由其接待。 以北部下大夫为次官,属官有北部长(一说亦为次官,与下大夫不并置)、北部主书郎等。派驻曹中

  • 左校尉

    官名。秦汉军制,于将军下分部,以校尉主之。部分左、右者,即设左、右校尉,仅因事而设。东汉明帝永平八年(后65 ) 置度辽将军,领左右校尉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,遂为常置。灵帝所置西园八校尉之一亦称左

  • 左虎贲率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虎贲率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官名。即廪人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发放粮谷救济民众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: “晏子乃返,命禀巡氓,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,使有终月之委。绝本之家, 使有期年之食。 无委积之氓, 与之薪橑, 使足以毕霖雨。

  • 监军翊军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霍峻传》:“时永昌郡夷獠特险不宾,数为寇害,乃以弋领永昌太守,率偏军讨之,遂斩其豪帅……迁监军翊军将军,领建宁太守。”

  • 上都尚酝局提点

    官名。元至元二十九年(公元1292年)置,属光禄寺,秩从五品,掌同大都尚酝局。设提点一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、副使、直长各一人。

  • 信使

    信使即使臣,也指传递文书信件的使者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·喻巴蜀檄》:“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,悼不肖愚民之如此,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。”唐杜甫《送王十五判官诗》:“黔阳信使应稀少,莫怪频频劝酒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