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从事

中从事

官名。州刺史属官,位在别驾从事下。南朝梁、陈置。官品依州等级不同而异,梁自九班至一班,陈自六品至九品。北魏、北齐皆置。一说即“治中从事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厩尉

    流外官名。唐于太子仆寺厩牧署置,员额二人,秩流外二品,掌车乘。

  • 簪袅

    爵名,亦称“谋人”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三级。秦及西汉沿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 “以组带马曰袅。簪袅者,言饰此马也”。爵名。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三级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爵》:“一级曰公

  • 提督会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

    官名。清朝会同四译馆主官。掌馆事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设,一人,于本部满、汉郎中内拣选派充,三年一更代。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裁。

  • 貂蝉

    冠饰名。貂即貂尾。蝉指金蝉。汉朝皇帝近侍服用。据应劭《汉官仪》,侍中冠武弁,加金珰,附蝉为文,貂尾为饰,谓之貂蝉。后用为贵幸近臣代称。东汉时宦官为中常侍,亦以此为冠饰。晋朝沿之。

  • 内西头供奉官

    内侍官名。宋初置,后属入内内侍省。神宗元丰(1078 -1085)改制,定为从八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内侍官名,改为供奉官。官名。宋代内侍省、入内内侍省皆置此官,掌内侍供奉。见《宋史·职官六

  • 成安部尉

    官名。北齐于成安县置后部、北部二尉,分掌追捕盗贼,伺察奸非。后部管十一行经途尉。

  • 邑有司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主管一邑的行政官长。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管子对曰:‘制鄙。三十家为邑,邑有司。’”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桓公曰: ‘五鄙柰何? ’管子对曰”:“‘六轨为邑,邑有司”。官名。春秋时齐国

  • 典玉局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雕刻玉器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律例馆誊录

    官名。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。乾隆七年(1742)设。六人,以刑部笔帖式充任。掌誊抄缮写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  • 奚官局令丞

    官名。隋于内侍省置奚官局,设令二人,丞二人。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,改奚官局为奚官署,参用士人。唐复为奚官局,属内侍省,掌奚隶工役、宫官品命与宫人疾病治疗与丧葬之事。设令二人,正八品下;丞二人,正九品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