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上林十池监

上林十池监

官名,掌上林十池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省上林十池监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上林十池监”师古注说:“《三辅黄图》云上林中池上籞五所,而此云十池监,未详其数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卷四《池沼》说:“十池,上林苑有初池、糜池、牛首池、蒯池、积草池、东陂池、西陂池、当路池、大台池、郎池……积草池中有珊瑚树,高一丈二尺,一本三柯,上有四百六十二条,南越王赵佗所献,号为烽火树,至夜景常焕然。”


西汉少府所属上林苑中诸池监的概称。上林苑本是秦代的御苑,秦亡后废。汉武帝时加以改造扩充成为一个周围至二百多里的一个宫苑,建造离宫、观馆等数十所,苑内有山川、池沼、森林,放养禽兽,供皇帝射猎,据《三辅黄图》记载,上林苑中有初池、麇池、牛首池、蒯池、积草池、东陂池、西陂池、当路池、犬台池、郎池等十池。据《汉旧仪》所载,尚有昆明池、镐池等。每池置一池监管理。监的地位略低于令、长。东汉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尚方丞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中尚方令副贰,四百石、九品。南朝梁、北齐置为中尚方署次官。隋朝因置,改名内尚方丞。唐朝复为中尚方丞,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除方字为中尚丞。参见“中尚方署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中尚

  • 官号

    官职的名称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,尽服从北夷,而南与中国为敌,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。”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初,,帝欲法古纯质,每于制定官号,多不依周、汉旧名。”

  • 马帅

    见“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归义王

    官爵名,三国魏置,多用于封归降的北方少数民族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鲜卑传》:“帝遣骁骑将军秦朗征之,归泥叛比能,将其部众降,拜归义王。”

  • 司固中土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司固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三闾

    官名,为三闾大夫的省称。战国时楚国有此官,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此职,掌管屈、昭、景三族。后世则专指屈原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忠非三闾,智非晁错。”

  • 翰林良医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医官阶官,改翰林医官使置,后定为正七品。医官名,也是医官官阶名。宋代医官除翰林医官外,还有翰林良医、翰林医正、翰林医效、翰林医痊、翰林医愈、翰林医证、翰林医诊、翰

  • 参乘

    参乘,也写作骖乘,意即陪乘。参乘的任务是陪乘护卫,或备顾问应对。天子出行,与其同乘一车负责保卫或备顾问应对的人称参乘;主将出战,与其同乘一车负责保护主将的人也称参乘。乘 shèng,量词,四马一车称

  • 凌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藏冰以供祭祀及膳羞。秦嘉谟辑《世本·氏姓》:“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,子孙以官为氏。”《周礼·天官》凌人,下士二人,府二人,史二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”,“掌冰”,

  • 夔府行省

    见“夔州路行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