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县
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得”。 师古注: “此得, 匈奴中地名, 而张掖县转取其名耳。” 西晋改名永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。因本匈奴得王所居,故名。西晋改为永平县。自汉至三国魏为张掖郡治。汉时于此穿千金渠溉田。
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得”。 师古注: “此得, 匈奴中地名, 而张掖县转取其名耳。” 西晋改名永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。因本匈奴得王所居,故名。西晋改为永平县。自汉至三国魏为张掖郡治。汉时于此穿千金渠溉田。
①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一百里石羊镇南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石羊场“在治东一百里”。②即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石羊镇。民国《灌县志》卷2:石羊场“在治南四十里。介黑石、沙沟两河间,为通崇庆县要道。旧属三阳镇
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达濠山“在潮阳县东三十五里海中,周数十里,有堡”。清康熙初于此置达濠营,设副将驻守,后改守备驻防。
①北齐天保五年(554)筑,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②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严城“相传唐末有严将军者屯兵于此, 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严城“在永丰县南十五里”。北齐天
①即今江苏大丰县南三十九里小海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东台县:“小海镇在治东北五十里。”②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南三十四里小海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通州(今南通市)东南有“小海
即妹。殷邑名。今河南淇县城。《诗经· 鄘风·桑中》: “爰采唐矣,沬之乡矣。” 西周初武庚及卫国相继都此。
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三十八里院上镇。旧属莱阳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莱阳县西南有院上集。因北齐天保年间曾建靖林禅院于此,故名。
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包括北路旧土尔扈特旗及左、右二旗,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。
即今广西桂平县东北马皮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东北有马皮墟。
明置,属会川卫。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迷郎关 “会川卫城南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 “泸津关” 条:“《志》 云: 卫南六十里有迷郎关。一名迷水镇。旧有滇池
即今台湾省南投县北草屯镇。旧名草鞋墩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草屯庄,后改草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草屯镇。在台湾省南投县西北端,北接台中县。面积104.4平方千米。人口约9万。清代名北投堡,属台湾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