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首渠

龙首渠

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。西汉武帝时开凿。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,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。渠经商颜山(今名铁镰山)下,土松渠岸易崩,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,长十余里。历十余年始通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 谓“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……穿渠得龙骨,故名曰龙首渠”。北周时重加修浚。至唐仅存尾闾一段,称为干坑,即今人民引洛渠的前身。

②隋文帝为营建大兴城(今陕西西安市),解决东城和苑内用水而开凿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“龙首渠一名浐水渠,隋开皇三年, 自东南龙首堰下,分支浐水,北流至长乐坡西北,分为二渠:东渠北流入苑;西渠屈而西南流,经通化门南,西流入城,经永嘉坊,又西南流经兴庆宫,又西流注胜业坊、崇仁坊、景龙观, 又西入皇城,径少府监南,屈而北流,又径都水监、太仆寺、内坊之西,又北流出城。”其后历代屡有疏浚或扩建,水道及引水口亦有改变。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。


(1)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省北洛河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。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,故名。自今澄城县西南引洛河东南流,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河。渠经商颜山(今名铁镰山)下,土松渠岸易崩,乃凿井在地下开渠通水,长十余里,为我国第一条地下井渠。北周时重加修浚。唐废。(2)隋开皇三年(583年)为营建大兴城、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。自长安城东马头埪(今马登空村)引浐水北流,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,东渠西流入内苑及大明宫,西渠西流入皇城、宫城。唐、明、清均有疏浚及发展。今存城外故道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村

    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村乡。清有县丞驻此。民国时改置县佐。

  • 那坡大隘

   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,近越南界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平孟隘”条:“打面梁那坡、者赖、者欣三村,在城西南。”光绪《镇安府志》卷9:“哪坡村较别隘更为紧要。”

  • 白马口

    ①即白马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为战国时黄河津渡处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苏代说燕王曰:“决白马之口,魏无济阳”,即此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,北对隐矶,二矶之间

  • 高家嘴

   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金山卫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高家嘴 “在府东百余里翁家港口。此港险要,嘉靖三十四年,青 (村)、南 (汇) 二所各募兵守此。三十九年始罢。今属青村所。《海防考》:

  • 新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安南卫。治所即今贵州兴仁县。永乐十三 (1415) 改属普安州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 改置普安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兴仁县,属安南卫。

  • 新田县

    明崇祯十二年 (1639) 改新田营置,属道州。治所在新田营 (今湖南新田县)。清属永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南部、舂陵水支流新田河流域。属永州市。面积1004平方千米

  • 八角台

    ①即今辽宁台安县(台安镇)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新民厅图:南有八角台。1914年于此置台安县。②今辽宁凌海市西北八角台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舆图说图志》锦县图:东北有八角台。③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

  • 广定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为蒲原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蒲江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恭帝置,治今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。为蒲原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名蒲江县。

  • 高升 (陞) 场

   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乡。清道光 《安岳县志》 卷7: 高升场 “即高桥,在治东七十里”。场东南云龙山有唐石刻大佛三尊,旁两龛为宋代造像。附近之千佛岩、雷神洞、峰门寺、社皇庙等处有唐、宋摩岩造像

  • 斜谷

   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。即褒斜道之东口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 武功县有斜谷。《三国志· 蜀书·诸葛亮传》: 建兴六年 (228) 春,“杨声由斜谷道取郿”。十二年 (234) 春,“亮悉大众由斜谷出”。皆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