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崎山
一名扬旗山。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 “獭窟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三面环海,卤气吹荡,不生草木。宋时产铁矿,置炉煮炼于此。今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黄崎山“在惠安县东四十里。与圭峰对峙于海门。土色微黄”。故名。
一名扬旗山。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 “獭窟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三面环海,卤气吹荡,不生草木。宋时产铁矿,置炉煮炼于此。今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黄崎山“在惠安县东四十里。与圭峰对峙于海门。土色微黄”。故名。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西利州置,治所在深利县 (今云南永仁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。天宝后废。唐羁縻州。贞观十一年(637年)改羁縻西利州置,治深利县(今云南永仁县)
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2柳州:如来山“在洛容县南。《旧经》云:有神女显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如来山“在雒容县北七十里。高耸峭拔”。
即今广东平远县东北东石镇。清设东石汛。
即今辽宁灯塔县西佟二堡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辽阳州图:东北有佟二堡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北四十六里文明镇北。明置永隆太平市巡司。清改为永隆巡司。
亦名大洛泊。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(湖)。北宋曾公亮《武经总要前集》卷16:“大水泊,周围三百里。至上京五百里,南至幽州千三百里。辽中呼为撒得袅。”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六年(1211),“二月,
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镇。清光绪间敖汉旗迁治于此。宣统三年(1911)后为敖汉左翼旗驻地。1949年为翁牛特旗驻地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改来安路置,属广西行中书省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、凤山、东兰及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。十七年(1384)废入田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升来安路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
在今四川巫山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 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后周天和初置县,建德中废。”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7:江阴县“在(巫山)县西六十里。后周天和中置,建德中废”。
战国魏邑,后入泰。即今河南叶县。因在昆水之北而得名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: 苏秦说魏襄王曰,“大王之地,南有鸿沟、陈、汝南、许、郾、昆阳”。又 《魏世家》: 信陵君谓安釐王曰,“秦叶阳、昆阳与舞阳邻”。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