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岭镇

黄岭镇

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黄岭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中和三年 (883),“刘汉宏分兵屯黄岭、岩下、贞女三镇,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,破黄岭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萧山县: 黄岭镇 “在县西南四十八里之黄岭,亦曰黄岩镇”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。唐中和三年(883年),刘汉宏分兵屯黄岭、岩下、贞女三镇,钱镠自富春渡江,破其三镇兵,擒其将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安徽省临泉县西北部。面积61.2平方千米。人口6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岭集,人口6100。集北流鞍河北岸有一高岭,曾在岭上挖出黄色金牛,故名黄牛岭,简称黄岭。1948年设黄岭乡,1961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92年洼张庄、前林二乡并入置黄岭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芝麻、大葱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砖瓦业等厂。有公路北通姚集接102省道。(2)在广东省电白县北部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岭圩,人口2560。镇区在黄岭头北麓。因岭得名。1958年置黄岭公社,1983年改区,1987年置镇。地处云雾山南端的低山丘陵区。产稻、花生、甘蔗和藿香、红烟。有石灰石、瓷土、钾长石矿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藿香油、瓷土、石灰石等企业。有公路接七那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贵乡公髦墓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北邙山以南。高贵乡公曹髦为魏文帝孙,东海定王霖子。正始五年(244) 封郯县高贵乡公。齐王废后,立为皇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纪》 载: 甘露五年 (260),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

  • 阿思里

   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西部沙漠地区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阿思里,极西南达国里之地,无山林之限,风起则飞沙扑面,人不敢行,居人编竹以蔽之。”

  • 平昌溪

   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文教河。源出县西北,东流曰墨白溪。东南经文教市,折向西南,合白芒溪, 至清澜港口入海。洪宪元年(1916)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文昌县东北有平昌溪。

  • 极目亭

   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》:极目亭“在府子城上。宋政和中,知州黄特建双溪楼,后废。绍兴中,即其故址改建为亭,陆游有诗”。

  • 明月山

   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明月山 “高百余仞,上有石穴,南北相通,穴口望之,若明月然”。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4归州: 明月山 “在巴东。山上有窍如明月

  • 梓潼水

    即今四川梓潼、盐亭、射洪等县境之潼江、梓江。《水经· 梓潼水》: “梓潼水出其县北界,西南入于涪,又西南至小广魏南入于垫江。”

  • 永穆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永康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。大业三年(607)属清化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为万州治。贞观元年(627)废万州,县属通州。北宋属达州,咸平二年(999

  • 百连山

   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:百连山在“(麻响长官)司北二里”。

  • 朱家口集

    一名朱口镇。即今河南太康县东朱口镇。明嘉靖《太康县志》卷1《集店》:“朱家口集,东北三十里。”

  • 长春府

    ①元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常州路置,治所在武进县(今江苏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无锡、江阴、武进、宜兴等市县地。明永乐七年(1409)改为常州府。②清光绪十四年(1888)升长春厅置,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