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岭山
在今广东东莞市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广州: 东莞县 “有黄岭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黄岭山 “在东莞县南。唐十道志,岭南名山之一。《县志》,在县南三十五里,县治朝山也。峰峦秀拔,状如卓笔,迤逦而西,作展旗状,俗名黄旗岭。下有泉出石罅,味甘美,宋绍兴间,邑宰张勋筑亭甃石,扁曰廉泉”。
在今广东东莞市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广州: 东莞县 “有黄岭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黄岭山 “在东莞县南。唐十道志,岭南名山之一。《县志》,在县南三十五里,县治朝山也。峰峦秀拔,状如卓笔,迤逦而西,作展旗状,俗名黄旗岭。下有泉出石罅,味甘美,宋绍兴间,邑宰张勋筑亭甃石,扁曰廉泉”。
在今四川城口县北一里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平厅》: 城口山 “在厅北一百里。有诸葛城遗迹”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 卷4: 赤龙山 “山极雄峻,重叠三层,由山麓上第一层,高五里,为城口山,一名鹞子岩”。
①在今山西广灵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“平顶山在县北三十里,其顶方平。”②在今辽宁抚顺市南。1932年9月16日侵华日军制造“平顶山惨案”于此,殉难三千多同胞。1972年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
唐天祐元年 (904) 杨行密析雩都县象湖镇之淘金场置,即今江西瑞金市。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 (953) 改置为瑞金县。唐天祐元年(904年)置,即今江西省瑞金市。为淘金、冶金之地。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(
又作干陁利、近陁利、斤陀利、乾陀利。或误作于陁利、于陀利。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一带。一说在马来半岛,或认为是吉打的泰米尔文Kadaram的译音,或认为指霹雳州的金丹。《梁书·南海诸国列传
一作桑鸢寺。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寺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6: “萨木秧寺俗称桑鸢寺。”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十里永和大寨。旧为永和部落头人驻地。“永和”为佤语永绕的变音,“永”为寨,“绕”为森林,意即森林寨。
即黑山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。唐高宗调露元年 (679) 裴行俭大破突厥于此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昆都仑河谷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四年(716年),突厥降户叛,“将军郭知运以朔方兵邀击之,大破其
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八角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元年(885)十月,“秦宗权败朱全忠于八角”。北宋为镇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靖康元年(1126)一月,“贬少保、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,行至八角镇
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,为胶济铁路黄台车站。有津浦铁路支线通此。
①又名纳远川。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都思兔河。②在今河北香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香河县: 骆驼港 “在县北八里。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,下流入于白河”。古水名。又作纳远川。即今内蒙古自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