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鬲津

鬲津

尔雅·释水》 谓 “鬲津” 为古九河之一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许商以为 “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、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”。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(今山东平原县西北) 附近,东流入海。胡渭 《禹贡锥指》 据唐宋以后地志所载,以为鬲津故道系自今山东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、山东无棣诸县入海的鬲津枯河,约当今冀、鲁交界之漳卫新河,旧称四女寺减河。


古水名。《尚书·禹贡》谓古黄河下游“北播为九河”,据《尔雅·释水》及《汉书·沟洫志》的解释,九河中最南的一条即鬲津,故道在西汉鬲县(今山东德州市东南)附近,东流入海。西汉时已淤塞。胡渭《禹贡锥指》据唐宋后地志所载,以为鬲津故道系自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宁津、乐陵、庆云、无棣等市县境入海。约当今冀、鲁交界之漳卫新河,旧称四女寺减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松岐山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松岐山 “在 (克度) 里寨南二里”。

  • 岭卫山

   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 岭卫山 “在归顺州西一百五十里荣劳洞地。高耸延亘,拦隔交趾,为一州捍卫,故名”。

  • 神明台 (臺)

    汉长安建章宫台榭之 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 卷下: 汉武帝时 “立神明台、井干楼,高五十丈,辇道相属焉”。师古注引 《汉宫阁疏》 云: “神明台高五十丈,上有九室,恒置九天道士百人。

  • 定兴县

    金大定六年 (1166) 置,属涿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定兴县。元属易州。明属保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714平方千米。人口56万。辖4镇、12乡。县人民

  • 吴王寨

   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吴王村。旧属临晋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尧市山

   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安吉州引《吴兴统记》云:“尧时洪水,于此山作市。”故名。唐皎然《顾渚行》:“尧市人稀紫笋多。”即此。

  • 根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陵川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: “因川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泽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 废,后复置陵川县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属泽州府

  • 东白山

   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北六十四里,与诸暨、嵊县交界处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9诸暨县:东白山“一名太白峰,连跨三邑。其在剡曰西白,在东阳曰东白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东白山,“《志》云:山高七百三十丈,周

  • 罗西塘水

    即今广西乐业县东北逻西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凌云县: “红水江为县北界……右受白朗塘、罗西塘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