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村镇

高村镇

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。元、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高村镇 “在万载县西七十里。旧有巡司,后裁”。


(1)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。面积2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,人口2890。北宋高姓建村,故名。1956年置高村、锦源等乡,1958年合并设高村公社。1984年改置乡,2000年改置镇。2001年西坑乡并入。产木材、油桐、松脂、笋干、香菇、蜂蜜等。有农机、罐头、造纸、竹木加工等厂。县锦源林场设此。有公路南接芳万公路。(2)在山东省文登市区东南部。面积88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,人口7866。宋初,高姓始居,故名高村。1951年为文登县第一区。1959年建高村公社,1984年置高村镇。青龙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蚕茧、苹果、桃、梨、葡萄等。南部沿海建有对虾养殖池。有平板弹簧、橡塑、钢、减震器等厂。石泽公路经此。北部有坤龙水库和呼雷汤温泉。(3)在河南省淇县东北部、淇河西岸。面积80.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桥村,人口1520。原名淇水关。此处地势较高,形如船关,街中心有一石桥,明代改称高村桥。1958年建高村公社,1983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。有造纸、纺线、矿石、磷肥、水泥预制、粮油加工等厂。京广铁路、107国道经此。古迹有花窝遗址、石河岸遗址、北魏田迈造像等。(4)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北部、辰水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,苗族占70%。镇人民政府驻逢爷,人口5320。因三面临水,一面傍山,山高水低得名。清嘉庆元年(1796年)移岩门巡检司驻此。1953年麻阳县治迁此。1956年设高村镇,1958年并入高村公社,1961年复置镇。主产稻、蔬菜。有化工、造纸、农机、电机、印刷、酿酒等厂。设有圩场,为湘黔边境重要集市。焦柳铁路经此设站。209国道、辰麻干线在此交会。有滕代远纪念馆。(5)在广东省云安县西北部。面积188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,人口1880。原名歌村,因村民爱唱山歌。方言歌、高谐音,后名高村。1950年为云浮县第六区。1961年置高村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大绀山西麓的白石河谷地低山丘陵区。农产稻、玉米、甘薯和木薯。林产松、杉。三江杉、金山茶著名。有钨、锡等矿。有农机、化工等厂。有公路接324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海窝集部

    金源部落之遗部。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、吉林绥芬河流域,珲春市以东至海之地。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。明末为后金所并。

  • 小沂河

   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一》:小沂河“有二源:一出县东北太白山之东,一出县东北樵山之西,俱至县东北合为沂河,入沂州府界。盖即沂州大阜之上源也”。

  • 竟陵县

    ①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一说在今钟祥县西北九十里丰乐镇附近。西汉元狩二年 (前121) 改属江夏郡。西晋属竟陵郡。南齐为竟陵郡治。南朝梁废。②北周改霄城县置,为竟陵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天

  • 崇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涉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8彰德府: 崇山,“金升涉县为崇州,以此山名。山头青翠,形如螺髻,又名青头山”。②在今山西襄汾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襄陵县: 崇山 “一名卧龙山。顶

  • 舒哈河

    在今青海格尔木市东南,为格尔木河东源舒尔干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 舒哈河 “自旗西无名海子流出,西北入于沙”。

  • 啰?抹通城

   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里湟水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 通湟砦,“故啰��抹通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”。吐蕃筑,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改通湟

  • 虎头冈集

    即今河南郸城县东北虎头冈乡。旧属鹿邑县。清光绪 《鹿邑县全图》 首卷 《市集》: “虎头冈集,在城西南四十里。” 1952年属郸城县。

  • 朔果克湖

    亦作索廓克鄂模。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北之嘎顺诺尔 (居延海)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5: 山丹水 “又西北有昆都伦水自东北来注之,又北为二巨泽: 西北曰索廓克鄂模,池周九十里; 其东北曰索博鄂模,

  • 束馆镇

    又名束庙堡。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六十里束馆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大名府元城县:“束馆堡在府(今大街乡)东六十里。以有束皙庙而名。亦曰束馆镇。”在河北省大名县东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

  • 苏素海甸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马延镇东南苇河、亮河一带。《金史·世纪》:“盃乃诱乌春兵度岭,世祖与遇于苏素海甸。……命肃宗及斜列、辞不失与之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