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壁岭
一名韩信岭。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九》 汾州灵石县: “今县东南有高壁岭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八年 (576),“高阿那肱所部兵尚一万,守高壁”。胡三省注: “高壁,岭名,在雀鼠谷南。”
古山名。又称韩信岭。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。其地形势险要。《资治通鉴》: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,北齐为北周所败,高阿那肱守高壁岭,“周主引军向高壁,高阿那肱望风退走”,即此。五代北汉于此置寨。
一名韩信岭。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九》 汾州灵石县: “今县东南有高壁岭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八年 (576),“高阿那肱所部兵尚一万,守高壁”。胡三省注: “高壁,岭名,在雀鼠谷南。”
古山名。又称韩信岭。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。其地形势险要。《资治通鉴》: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,北齐为北周所败,高阿那肱守高壁岭,“周主引军向高壁,高阿那肱望风退走”,即此。五代北汉于此置寨。
即凌霄塔。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大街。
①即今江苏句容县北仓头村。南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“仓头市在句容县仁信乡,去城九十里。”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句容县图:北有仓头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句容县北有“仓头镇”。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仓
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明洪武三年 (1370) 降冠州置,属东昌府。治所即今山东冠县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东昌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西部边境,西与河北省相邻。属聊城市。面积1152平方千米。人口73
在今四川屏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: 隆马崖山在 “司西北二里。山形峻耸”。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3屏山县: 隆马崖山“其山丰隆,状如行马”。
即今江苏涟水县西北五十六里高沟镇。清嘉庆 《海州直隶州志》卷14沭阳县: “高家沟镇去治九十里。”
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为新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南四十里河市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0三冈县:“因邑界山有三陇为名。”西魏为新宁郡治。隋属通川郡。唐武德初属通州,天宝初属通川郡。乾元初复属通州。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九十里。岛西有寨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巡司于此。
又称纳克书奔盆族。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彭盼区香曲、亚栋一带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、《卫藏通志》 作三札。
在今江苏灌云县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朐山县: “蛎山在县东南二百里。其山在海中,四面平坦,潮上半没,潮落方见,故其上多蛎,即螺蚌之类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2以为蛎山在 (海) “州东南百里海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