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释迦如来舍利塔。辽重熙十八年(1049)四月建,在庆州城内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。位在古庆州内城中西北,为七层空心楼阁式砖塔,高64米,以通体涂白色,故名。内有铭文。1988年
唐方镇名。乾元元年 (758) 置观察使。治宣州 (今安徽宣州市),领宣、歙、饶三州。次年废。大历元年 (766) 复置,改领宣、歙、池三州及采石军使。元和六年 (811) 罢领采石军使。景福元年(8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梧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苍梧县 (今广西梧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梧州府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梧州置,治苍梧县(今广
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市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,与庆元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“杨梅岭”条:“大柏岭在县南七十里,旁有小梅岭,皆接庆元县界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北一百十里江桥蒙古族镇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泰来县图: 县东北有哈拉尔格。“哈拉尔格”,蒙古语意为黑色崖子。
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博木池“在右翼中旗西二百二十里。大小折苏图河注于此,又西入黄河”。
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:白塔峪在“卫西北三十五里”。
即长山。在今甘肃秦安县南二里。明嘉靖《秦安志》卷2:“南二里曰长山。《武经总要》:亦曰长山。东自陇城南山延亘百余里至社树平迤逦而西,至东南,翩然而集。亦曰三阳山。其山连秦州之三阳川,有路焉,径秦州以达
五代初改潭州置,治所在长沙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北宋复为潭州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又改潭州府为长沙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及汩罗江以南,资水流域以东,安化、湘乡、攸县、茶陵等县市以北地。1913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