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流岭
在今四川理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厅》:风流岭“在厅东南。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。《元统志》: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,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”。
在今四川理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厅》:风流岭“在厅东南。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。《元统志》: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,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”。
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六十里老李馆村。东、北与山东曹县为邻。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之一。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初期,以李馆村为中心,南过大堤通任庄、李庄、尹庄、前后相府营五个自然村,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,北联山
即今欧洲之挪威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盈黎马禄加国,即琏回。在绥亦古西北,与绥亦古同一海岛,陆路相通,而疆域较大,人稍粗壮。风俗土产同。即来广州黄旗船是也。”
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湖中有大雷、小雷、三山,亦谓之三山湖。”又引杨泉《五湖赋》曰:“大雷小雷,湍波相逐。”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大雷山在“县西
元改蒲塘驿置,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一里。
故址在今缅甸中部的抹谷南面。为古代从云南经缅甸入海交通线所经。《元朝征缅录》:大德三年(1299)十二月,“阿散哥也犯边,攻阿真谷、马来城”。
明初改平江路置,直属南京。治所在吴县、长洲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。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。清为江苏省治。1912年废。明初改平江路置,治吴
唐置,在今山东长岛县南长山岛上。《寰宇记》卷20蓬莱县:“大谢戍在县北海中三十里,周回一百二十步。亦唐太宗征高丽时,与乌湖戍同时置。”在今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上。为泛东海之要道。唐贞观中,征高丽时置。
亦名干镇。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干驿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干滩镇巡司“在天门县东南。明成化十三年置,本朝因之”。
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。西魏大统四年 (538) 废为镇。北周大象二年 (580) 复置,属安夷郡。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。隋属扶风郡。唐武德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。至元二十九年(1292)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,隶湖广行省。元贞元年(1295)还属云南行省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