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滩
在今四川金堂县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9:“大渡、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。《旧志》 谓《华阳国志》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。 后因有宋韩遗迹,改名韩滩。”
在今四川金堂县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9:“大渡、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。《旧志》 谓《华阳国志》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。 后因有宋韩遗迹,改名韩滩。”
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大集山在“县北五里。自通城县龙窖山发脉,历方山、岩头而东至此,诸山崇聚,故县有崇阳之名”。
即沂。在今湖北黄石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汉建安四年 (199),刘勋为孙策所破,“勋走保流沂”。即此。
长山主峰。在今安徽青阳县东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 读山 “相传宋范仲淹读书于此。上有读山、秀岩二洞,其北为长山”。
唐总章二年 (669) 改东峨州置,治所在峨石县 (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)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温水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禺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、陆川县北部地。北宋开宝五年(9
五代前蜀武成元年(908)改摩诃池为龙跃池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三年(913),前蜀王建命王宗侃等攻击太子元膺,“宗侃等陈于西毯场门,兼侍中王宗黯自大安门梯城
即八哈塔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丁巳岁(公元1257年),“取报达国,南北二千里。其主曰合里法。其城有东西城, 中有大河”。
金升水洛城置,属德顺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。元初省入陇干县。古县名。金升水洛城置。治今甘肃省庄浪县。属德顺州。元废入陇干县。
在今湖北仙桃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21复州: “取州界复池湖为名也。”
西汉置。在今甘肃庄浪县附近。西夏置,在今甘肃省庄浪县附近。
战国秦蜀守李冰开凿,沟通成都城南郫江与检江、市桥与笮桥之间溪流,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李冰“穿石犀溪于江南,命曰犀牛里。后转置犀牛二头:一在府市市桥门,今所谓石牛门是也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