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泥城
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七里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东晋永和十年 (354),前秦苻健 “进击青泥,破之”。
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七里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东晋永和十年 (354),前秦苻健 “进击青泥,破之”。
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,治所在博县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)。因境内泰山得名。后移治奉高县 (今泰安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、莱芜以南,肥城以东,宁阳、平邑以北,沂源、蒙阴以西地区。东汉以后辖
亦作邛来山、邛崃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严道县:“有邛僰、九折坂者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邛崃山“一名邛筰山,亦曰邛僰山”。
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吴孙权改鄂县置,为武昌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从公安迁都于此。《三国志·吴书 ·吴主传》: 黄龙元年 (229)夏,孙权在 “南郊即皇帝位”。九月迁都建康,“征上大将军
在今河北隆化县东南五十里中关镇,南接承德县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
唐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积利城 (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瓦房店市、大连市和普兰店市等地。五代时废。唐总章元年(668年)置,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。属安东都护府。后废。
①亦作松北镇。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松花江北岸松浦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呼海铁路(松浦至海伦) 以此为起点。②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四十四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慈溪县: 松浦镇 “
清属玉环厅。即今浙江玉环县东海中大鹿山。
在今台湾省台北市。昔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奇武卒社地。清康熙末年汉人入垦,种植水稻。咸丰间在今建成区平阳街附近辟一公用大晒谷场,闽南语称“大稻埕”,后演变为地名。
明初改元桃温万户府治置,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南大有屯固木纳古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托温城满赤奚站”。
在今广东平远县北差干镇西北五指石下村。清设五指石汛。在广东省平远县差干区西北。武夷山脉南伸以东,形如五指,回合盘亘,环拱掩映,是粤、赣、闽三省边区的名胜之一。据志载,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僧如愚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