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隆务寺

隆务寺

藏语全称为隆务德钦曲科尔朗。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(1301)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取名为隆务仓。嗣后,佛教僧侣散木丹仁钦主持正式建成隆务寺。在青海同仁县城旁,是安多地区格鲁派大寺院之一。


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。藏语全称隆务德钦曲科尔朗。寺地处隆务河中游,依山傍水,环境宜人。据记载,始建于元大德五年(1301年),以后多次重建和扩建,规模日臻宏大。寺内有佛殿、经堂十四处,昂谦(活佛院)十三处,住宅三百一十间。经堂、佛殿建筑宏伟庄严,装饰华丽,房顶皆为琉璃瓦,中脊有镀金的商瓶。寺院中央大经堂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,周长170米,内有巨柱十八根、短柱一百四十六根。经堂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等数十尊塑像,造型精美,庄严肃穆。其中宗喀巴佛像高11米,上下周围满嵌金玉宝石,通体镀金,更显得金碧辉煌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驰道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八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5永州: 秦驰道 “阔五丈余,类今之河道。两岸如削,夷险一致。始皇命天下修道,以备游幸,即此也”。

  • 白山县

    北周改魏安郡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周降魏安郡置,治今甘肃省古浪县东。属凉州。后废。

  • 皈朝

   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归朝镇。明崇祯中富州尝徙治于此。

  • 驺山

    即邹山。又名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鲁国驺县下刘昭注: “有驺山,高五里,秦始皇刻石焉。”

  • 延德水

    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白沙溪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7吉阳军:延德水,“《元和志》云,去废延德县一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延德水“在崖州(治今崖城镇)西……按《旧志》有白沙水,在州西通远巡司之侧

  • 铜陵县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龙潭县置,属端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8春州铜陵县: “以界内有铜山”为名。大业初属信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勤州治,五年 (622) 州废。

  • 侍郎山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6靖州: 侍郎山 “宋侍郎程敦厚言事忤秦桧,谪居靖州,尝游此山,因名”。

  • 竹瓦店市

   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北四十里竹瓦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二年(1863)三月,捻军“抵竹瓦店”。

  • 古海峡名。一般以为是指新加坡海峡。或谓为满剌加海峡,乃取其广义,指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中间之海峡而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 “广州通海夷道” 云: “又五日行至海峡,蕃人谓之质,南北百里,北岸则罗越

  • 哀江

   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阴县 “湘江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南三十五里有哀江,亦名哀江浒,旁有大哀,小哀二洲,以舜二妃哀思于此而名也。其水自湘江分流,过敖头,经板滩,至女洲,历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