陷塘
在今广西宾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宾州: 陷塘在 “州东二十里。相传岭陷成塘,周五六里许”。
在今广西宾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宾州: 陷塘在 “州东二十里。相传岭陷成塘,周五六里许”。
清置,属凤台县。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里栏车村。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,移东冶镇巡司于此,寻裁。
①在今山东曹县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宋义救赵,“行至安阳,留四十六日不进”。又,《傅宽传》:傅宽“从攻安阳、杠里”。《正义》谓“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”。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四十里。《
隋大业初改美俗县置,属临洮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美俗县置,治今甘肃省碌曲县东。唐废。
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武兴县(今越南谅山省谅山)。北宋后废。唐置,治文谅县(今越南谅山省谅山)。属安南都护府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一带。北宋后废。
即今湖南汉寿县西沧港镇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二》:沧港市“在龙阳县西十五里”。
在今河南鹿邑县一带。春秋时地属楚县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。有老子宅及庙”。在今河南省鹿邑县附近一带。春秋地属楚苦县。《史
隋大业间置,治所在明阳县(今贵州德江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三县及德江县西部地。唐初废。
唐咸通二年(861)改罗源场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晋长兴四年,933)升为永贞县。唐咸通中置,即今福建省罗源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升为永贞县。
又名覆釜山。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二十五里寨山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56引 《晋中兴书》云: “成帝咸和元年,宣城春谷山崩,得古鼎,重三百斤,容可三斛余”,即此。
一作漻堤。故址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绵延至商丘县南,约三百余里。传为西汉梁孝王所筑。《隋书· 于仲文传》: 仲文 “军次蓼堤,去梁郡七里……大败 (檀) 让军”,即此。《元和志》 卷7开封县: 蓼堤 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