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墓
原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》: 陶潜墓 “在德化县西南楚城乡,面阳山麓。有祠”。1982年迁建于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蔡家洼。陶渊明 (365或372或376—427),东晋大诗人。字元亮,后更名潜。浔阳柴桑 (治今九江县南) 人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军、彭泽令等职,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挂冠归隐。后征著作郎,不就。去世后,亲友送谥号 “靖节”。墓碑直刻 “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”。
原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》: 陶潜墓 “在德化县西南楚城乡,面阳山麓。有祠”。1982年迁建于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蔡家洼。陶渊明 (365或372或376—427),东晋大诗人。字元亮,后更名潜。浔阳柴桑 (治今九江县南) 人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军、彭泽令等职,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挂冠归隐。后征著作郎,不就。去世后,亲友送谥号 “靖节”。墓碑直刻 “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”。
北魏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新阳县,当在今甘肃武威地区。隋初废。
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五十五里堤头乡。清移窑圻巡司于此。
又名米沟河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三年(903),王师范以平卢之兵、王茂章以淮南之兵合兵击朱友宁,“两镇兵逐北至米河,俘斩万计,魏博之兵殆尽”。即此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8:“米沟河
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。(1)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。面积30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茂林,人口 6710。1949年为茂林区,1
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治所在桂林县(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村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象州: “以象山为州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治所在武德县 (今象州县西
在今山东东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东明县: 普河 “大河余流也。《志》 云: 县四面俱有护城壕堤,惟北门堤外有普河一道,当河南黑阳山下流,岁久冲淤,渐成巨浸,因筑堤以防其冲啮”。
又名杨林浦、杨林河。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。为宋时诸大浦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杨林塘“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,东经新塘而东,至州东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。延袤几与七鸦浦相埒”。
在今河南卫辉市城北十四里。据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纣乃重刑辟,有炮烙之法。”因比干强谏纣,纣怒曰:“吾闻圣人心有七窍,剖比干观其心。”据传比干被纣剖心后,葬于此。相传其墓为周武王所封,北魏孝文帝时因墓立
①秦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即今湖北房县。东汉末为房陵郡治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新城郡治。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改为光迁县。唐贞观十年 (636)复为房陵县,为房州治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房州。②
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小黄村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济水“又东径小黄县之故城北,……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