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陵口

陵口

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北金家庄港口。《晋书·苏峻传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“峻自率 (祖)涣、(许) 柳众万人,乘风济自横江,次于陵口”。《资治通鉴》 晋咸和三年 (328) 胡三省注: “陵口当在牛渚山东北,即东陵口也。”


在江苏省丹阳市陵口镇东南隅。为南朝齐、梁两代皇帝陵墓入口处。为萧港(亦称萧塘河)入运河之口,陵墓都集中萧港沿岸。齐、梁两代建都建康(今南京),当时王子公卿谒陵,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,过二十四埭到丹阳,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。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、齐武帝萧赜景安陵、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、齐明帝萧鸾兴安陵、梁文帝萧顺之建陵、梁武帝萧衍修陵、梁简文帝萧纲庄陵,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。墓曾遭盗掘或破坏,现遗存的仅为墓前一些石刻,其中有神道石柱、石麒麟、石天禄、石辟邪等,为一组精致而又宏伟的石雕艺术。萧港口两岸立有石麒麟(独角)、石天禄(双角),体积庞大,为丹阳六朝陵墓石刻中最大的一对石兽。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陵口六朝陵墓华表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门

   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赵肃侯十六年 (前334),“肃侯游大陵,出于鹿门”。《正义》: “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,源出白鹿山南渚,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。”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。《史记

  • 下落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。西晋改为下洛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涿鹿县。属上谷郡。三国魏改为下洛县。

  • 贰师城

    本大宛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南奥西以西马尔哈马特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 “宛有善马在贰师城,……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。” 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,立“昧蔡以为宛王” 而

  • 珙溪

    即今四川珙县之洛浦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5珙县: “ 《志》云: 治南北五十步,即珙溪也,多石似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: 珙溪 “在县治南。多石,不通舟楫,民以

  • 莲城县

   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 升莲城堡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连城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《县沿革》: 莲城县,“ 《鄞江志》 云,四水环绕,簇簇如莲,因以为名”。民国 《连城县志》 卷3: “县

  • 修水

    ①即于延水。今河北西北境之洋河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 梁渠之山 “修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雁门”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雁门水又东径大宁郡北,有修水注之,即 《山海经》 所谓修水东流注于雁

  • 通林错

    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南十八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“通林”,门巴语意为最先看到的田地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解渎亭

   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北九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滱水 “历 (安国) 县东,分为二水,一水枝分东南,流径解渎亭南。汉顺帝阳嘉元年,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。孙宏即灵帝也”。

  • 孟爱等甸军民府

    元至元三十一年 (1294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掸邦景东东北孟开。明属孟艮御夷府。后废。

  • 庙台 (臺) 渡

    在今安徽颍上县南二十五里淮河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颍州颍上县: 庙台渡 “淮河津济处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