陡阳关
即斗焰关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和州: 斗焰关亦名陡阳关。“明初取和阳,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”。
又称斗焰关。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斗焰山北。明初取和阳,遣张天祐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,遂克之,即此。
即斗焰关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和州: 斗焰关亦名陡阳关。“明初取和阳,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”。
又称斗焰关。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斗焰山北。明初取和阳,遣张天祐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,遂克之,即此。
①即土默特右旗。旗府驻地黑城子(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)。②即土默特右翼旗。治所在归化城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
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。西晋属义阳国,寻为随国治。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改为随阳县,为随阳郡治。南齐复改为随县,为随郡治。西魏为随州治。隋为汉东郡治。唐复为随州治。明洪武二年 (13
即今湖南桂东县西南八十里沙田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桂东县图;县西南有沙田铺塘。
即高傒墓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敬仲镇白兔丘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》: 高敬仲墓“在临淄县东北二十里。又名白兔冢,即高傒也”。
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清苑县:石花屿“高数仞,广数十丈,中多花卉。宋时尝置戍于此”。
又作大五井子。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·黑龙江省》:“望奎县,在呼兰河与通肯河之间,位于呼兰河右岸,旧名五井子。”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 傀儡山 “在凤山县东南六十里。土番所居,呼为加唠。《通志》: 在县治东。冲霄耸起,常带云雾。舟行至澎湖,天气晴霁,即见此山。重冈复岫,皆人迹所不到,总呼为
即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泗渡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遵义县:四渡站在“城北六十里”。
即今山东东阿县治(铜城镇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0济州平阴县:“汉临邑县故城,在今县东,即马防城也。”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5:“临邑县故城在县北,汉置县,属东郡。亦曰马防城,今为铜城驿。”在今山东省
即今四川安岳县南李家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李家街“在治南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