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谷口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二年(905),朱全忠攻襄州,“命(杨)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”。胡注:“按《旧史》,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。”
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朱全忠攻襄州,命杨师厚作浮梁于阴谷口,即此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二年(905),朱全忠攻襄州,“命(杨)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”。胡注:“按《旧史》,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。”
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朱全忠攻襄州,命杨师厚作浮梁于阴谷口,即此。
①在今北京城中央。清吴长元 《宸垣识略》卷3: “皇城在京城中,周十八里有奇。正南曰大清门,少北曰长安左门,曰长安右门,东曰东安门,西曰西安门,正北曰地安门。” 皇城包括千步廊、太庙、社稷坛、紫禁城、
唐建,属静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开元时为静州治。《寰宇记》 卷81静州: “开元时理在清边县,在今郡南六十里清边故城是也。”
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三合山“在蓬州西五十里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68蓬州:三合山“三峰并起,围环相合,因名”。
在今湖北十堰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郧县:尖岩“在府南百四十里。悬崖峭削,屹立千尺”。
①西汉高帝六年(前201)置,治所在西陵县(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:沔水自江别,至南郡华容为夏水,过郡入江故曰江夏。”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、潜江市、嘉鱼县、蒲圻市以东,红
即霍阳聚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,汝水南岸。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祭遵“遂攻得霍阳聚”。李贤注:“有霍阳山,故名焉。俗谓之张侯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1汝州:霍山,“或曰,东汉初,蛮中山贼张满屯于此,故有是名
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,改为平舟县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,改置平塘县。旧县名。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。1912年裁县并府。1913年废府复县
即今山西代县东南峪口河。源出五台山,北流入滹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代州:谷口河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自五台县杨林岭发源,流经谷口村,故名。民多引流灌溉”。
①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金竹关 “在浦城县东北八十里”。②一名金局关。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附近。旧属黄安县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二》: 金局关 “在黄安县西北九十里。西接汉阳府
又作西奥山。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二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西粤山“叠壑层峰,石壁峭绝,与缅宁接界。中有洞如城阙,广十余丈,石乳下垂,宛如华盖。内有石鼓、钟磬之属,击之有声,名曰琼英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