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江三峡

长江三峡

即今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,全长193公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迭障, 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诸书记载长江三峡名称不同,如《水经注·江水注》:谓为广溪峡、巫峡、西陵峡;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下谓三峡为西峡、巫峡、归峡。清光绪《夔州府志》卷1谓巫峡与瞿唐峡、巴东峡并称三峡。是瞿唐峡又名广溪峡,又名西峡;西陵峡又名归峡、巴东峡。 《周书·蛮传》:冉氏、向氏、田氏部落尤盛,“更相崇树,僭称王侯,屯据三峡,断遏水路”。《隋书·杨素传》:开皇中,“大举伐陈,以素为行军元帅,引舟师趋三峡”。《新五代史·西方邺传》:荆南高季兴叛,“乃拜邺夔州刺史,副(董)璋以兵出三峡”。均此。


简称三峡。为长江上游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。史籍上,对三峡有不同的说法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以广溪峡(即瞿塘峡)、巫峡、西陵峡为三峡,庾仲雍《荆州记》以明月峡、广德峡(即瞿塘峡)、东突峡为三峡,《峡程记》以明月峡、仙山峡、广泽峡(即瞿塘峡)为三峡,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以西峡、巫峡、归峡为三峡,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说同郦氏,为不易之说。在重庆市的奉节、巫山和湖北省的巴东、秭归、宜昌五市县之间。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,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,长193千米(其中狭谷段合长90千米,宽谷段合长103千米)。滩峡相间,由地盘上升、河流深切而成。峡谷宽约250~350米,最狭处仅100米,平均深400~600米。两岸悬崖绝壁,江流湍急,水力资源丰富。是世界上最大峡谷之一。沿途名胜古迹有白帝城、巫山十二峰、三游洞等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峡谷东口兴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。1996年,在三斗坪兴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。2003年6月1日起蓄水,7月开始发电。

长江三峡示意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哈鲁尔镇

    亦作合乐镇。即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北哈乐乡。民国 《绥远通志稿》 卷2: 武川县第六区有哈鲁尔镇。“哈鲁尔”,蒙古语意为瞭望台。

  • 房山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方山店子。东汉省。西汉初元元年(前48年),元帝封城阳荒王子勇为房山侯,置侯国,治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。东汉省。

  • 都匀县

    清康熙十一年 (1672) 改都匀卫置,为都匀府治。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58年析置都匀市。1983年撤销都匀县,并入都匀市。都匀因都云蛮而得名。据徐松石

  • 铜钱湾市

    一作铜钿湾市。即今湖南湘乡市东北五里铜钿湾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湘乡县有 “铜钱湾市”。

  • 涿鹿中卫

    明永乐十一年 (1413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涿鹿卫。

  • 武定关

   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,湟水南岸。清同治二年 (1863),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,官军数日始克。

  • 地青寨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地青寨在“府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半城

    即半程汛。今山东临沂市北半程乡。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舆图作“半城”。村名。在江苏省新沂市西南部、新沂河东岸。属港头镇。人口 1500。相传古时此地为战场,城筑一半,故名半城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。黄沙藏量大。

  • 汉中府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兴元府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兴元路置,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属陕西布政司。五年后,辖境约今陕西

  • 高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高坪乡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