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径山
亦作长径山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长径山在“县东九里。中有长径通往来。《夏瑜记》云,山在城东四里,高数百丈,周二十里。脉自州东巾子山来,山势中断,若蜂腰然。有径路,连民出入必由此。西通怀、贺,北抵锦田,路多石壁悬崖,可徒行,不容车骑。春夏山水暴涨,所过冲薄荡啮,虽岁加葺治,而圯坏不免。天顺初,广右峒蛮越境寇掠,据县为巢,路益崩坏。六年寇平,知县孔镛修复县治,以山当出入通衢,不容秦塞,乃重辟之,凿其阻险,补其倾缺,于是民无攀踬之患云”。
亦作长径山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长径山在“县东九里。中有长径通往来。《夏瑜记》云,山在城东四里,高数百丈,周二十里。脉自州东巾子山来,山势中断,若蜂腰然。有径路,连民出入必由此。西通怀、贺,北抵锦田,路多石壁悬崖,可徒行,不容车骑。春夏山水暴涨,所过冲薄荡啮,虽岁加葺治,而圯坏不免。天顺初,广右峒蛮越境寇掠,据县为巢,路益崩坏。六年寇平,知县孔镛修复县治,以山当出入通衢,不容秦塞,乃重辟之,凿其阻险,补其倾缺,于是民无攀踬之患云”。
明洪武三十年 (1397) 改铜鼓千户所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。二年后废。建文四年 (1402) 复置,清雍正五年 (1727)改置锦屏县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改铜鼓千户所
又作夏口渡。在今河北东光县北霞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“卫河”条:“《志》云,卫河有大小龙湾,萦回而下,经县北二十里,其地名下口,居民麟集,行旅辐凑,俨然城市,谓之下口镇。”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驻守。
亦作金宝顶堡。明隆庆五年 (1571) 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。《明史· 郭应聘传》: 万历初,廖金滥等起事,总兵官李锡 “以阳朔金宝岭贼近,欲先灭之”。即此。清设游击驻防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
①北宋于秋林寨置,属郪县。即今四川三台县东五十里秋林镇。②即今陕西宜川县东秋林乡。《清一统志· 延安府二》: 秋林镇 “在宜川县东三十里。其旁有砦”。(1)在四川省三台县东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2
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南善化镇。昔为高山族平埔人目加溜湾社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开辟纪》:南明弘光元年(1644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”,其时归化番社中有“目加溜湾”。
①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北三十余里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金履祥墓“在兰溪县西北仁山后”。元金履祥(1232—1303)晚年讲学于仁山之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②在今广东中山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香
即内蒙古乌拉特中旗。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廉州府:还珠亭“在府城东。汉孟尝守合浦,去珠复还,后人慕其廉,建亭以表之”。
即洞浦。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岸边。《寰宇记》 卷124历阳县: “洞口浦,魏将曹休、张辽伐吴至此,吴军相望。《水经注》 云: 江水左列洞口。”
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蒙自县城附近。唐代安南北往拓东城、阳苴咩城交通中途站。即今云南省蒙自县,一说即今个旧市北鸡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从边州入四夷》安南通天竺道:安南经禄索、龙武等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