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佛寺
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铜佛寺镇。旧属延吉县。为入吉林省会吉林市大道,天图铁路经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 官商路,“西铜佛寺达敦化”。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,濒布尔哈通河。属老头沟镇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建铜佛寺,镇以寺名。1956年设铜佛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2001年撤销,并入老头沟镇。产稻、烤烟、苹果、梨。有采石场和机修、酿酒、木耳菌等厂。长图铁路、302国道经此。
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铜佛寺镇。旧属延吉县。为入吉林省会吉林市大道,天图铁路经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 官商路,“西铜佛寺达敦化”。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,濒布尔哈通河。属老头沟镇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建铜佛寺,镇以寺名。1956年设铜佛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2001年撤销,并入老头沟镇。产稻、烤烟、苹果、梨。有采石场和机修、酿酒、木耳菌等厂。长图铁路、302国道经此。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卷18: “练渎在太湖,旧传吴王所开,以练兵。” 唐皮日休 《练渎》 诗: “空阔嫌太湖,崎岖开练渎。” 即此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。旧传春秋吴国所开以练兵,故
①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2:同治五年(1866)二月,捻军乃奔“舞阳之武功镇、出山店诸处”。②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三十八里出山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中移巡司于高阳
亦名大清池、亦思宽、亦息渴儿、图斯库勒、特穆尔图淖尔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,或名热海,又谓咸海。周千余里,东西长,南北狭。” 唐永淳初
即今云南福贡县治上帕镇。1916年于此设上帕行政区。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。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。1949年改福贡县。
明置,属永昌军民府。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杉阳乡。
①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一年 (前598),楚庄王伐陈,“乡取一焉以归,谓之夏州”。《史记· 苏秦传》:苏秦说楚威王曰: 楚 “东有夏州”。《集解》: “车胤撰 《桓温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阅马台南部。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,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。10月 28 日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,由香港经上海来到武昌。11 月 3 日,武昌起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在
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:四十八旗(溪)屯军“在司东南(按,应为西南)。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,嘉靖中议筑堡于此,恃为险囤。不果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松桃厅》 作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夷陵州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东湖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、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秭归、五峰、鹤峰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
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。原名溢浦适侣赕甸,简称矣卜。彝语 “矣” 为水,“卜” 为旁边,意即水边的村子。后写作雨布。历史上曾是仁地部、仁德府及为美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