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紫山
①在今广东英德市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: 金紫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石山耸拔。冈脉南出,为县北一里之大庆山,俗名龙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盐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盐亭县: 金紫山在 “县北 (七) 十五里。相传以唐邑人严震、严砺,俱贵显而名。一名紫金山”。
①在今广东英德市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: 金紫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石山耸拔。冈脉南出,为县北一里之大庆山,俗名龙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盐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盐亭县: 金紫山在 “县北 (七) 十五里。相传以唐邑人严震、严砺,俱贵显而名。一名紫金山”。
1940年析祁连设治局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三角城 (今青海海晏县)。1943年改为海晏县。1940年由都兰县析置,治三角城(今青海海晏县驻地)。1943年升为海晏县。
明弘治五年(1492)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永顺村。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。1928年废入宜山县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五十里,接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太平县“尚书山”条下:“县西南六十里有汤岭,多悬崖峭壁。”有汤岭关,为入黄山通道之一。
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北五龙背镇。民国《东北年鉴》南满铁路线图:有五龙背站。
南齐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象州、武宣、来宾等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(辽庆州城)北二十里大兴安岭中之王坟沟(庆云山)。山麓有辽圣宗耶律隆绪、兴宗耶律宗真、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的陵墓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湖北监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监利县:仓库院“在县北八十里。相传曹植曾建城邑,立仓库于此”。
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汾州府: 善利渠 “在府西南。西山诸泉源会流为渠,东西首尾凡百余里,有灌溉之利”。
即今湖北潜江市(园林镇)。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潜江县徙治于此。
在今山东章丘市东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杨绪沟“北径宁戚城西,而北流注于济水也”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:宁戚城“在(章丘)县(按指县旧治绣惠镇)东北二十五里。齐大夫宁戚采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