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郯县

郯县

①秦置,为东海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。三国魏改为侯国。西晋复为县,仍为东海郡治。南朝宋及北魏属东海郡。东魏武定八年(550) 为郯郡治。北齐废。北周大象元年 (579)复置,仍为郯郡治。隋开皇初郡废,县属泗州。大业初属下邳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属邳州,贞观元年(627) 省入下邳县。秦末秦嘉等起义,围东海太守于此。

②东晋元帝初侨置,为东海郡治。初治今江苏常熟市北境。永和中郯县寄治京口 (今江苏镇江市),为南东海郡治。至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。为东海郡治。三国魏置侯国。西晋复为县。北齐废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复置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入下邳县。秦末秦嘉、朱鸡石等起义,围东海太守于此。(2)东晋元帝初侨置,治今江苏省常熟市北。属南东海郡。永和年间移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山镇

    ①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羊山镇。清光绪重订道光《承德府志》卷7朝阳县之南境:羊山在“寡妇营东十五里”。②一名羊头镇。五代吴置,即今湖北通山县。后周显德六年(959),南唐改置通山县。(1)古镇名。(1)五

  • 太平谷水

    即今陕西户县东南太平峪河。《寰宇记》卷26鄠县:“太平谷水一名林谷水,即清渠水之上流也,源亦出终南山。”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5:太平谷水“在鄠县东南三十里。阔七步,深二尺,其底并碎砂石。北流入长安县界

  • 隆澳镇

    又名长沙尾。即今广东南澳县治后宅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南澳山” 条: “隆澳则番舶往来门户,中有辞郎洲,亦名侍郎洲。相近有宰猪澳。”清于此设汛。

  • 紫阳县

    明正德七年 (1512) 升紫阳堡置,属兴安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二里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 迁今紫阳县。清属兴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南部、大巴山北麓,南与重庆

  • 招信军

    南宋绍定四年 (1231) 改盱眙军置,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为招信路。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改盱眙军置,治盱眙县(今属江苏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盱眙县、安徽省天长市地。

  • 周坊

   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周坊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1: 贵溪县西有周坊。

  • 黄毛屿

   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黄尾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 中 “过黄毛屿”,即此。

  • 柱子崓

    又名大沫崓。在今山东费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》: 柱子崓 “在费县西南四十里”。即“大沫崓”。

  • 剑南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忠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北,属施州卫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利川市西部

  • 僧道桥镇

    又名公道桥。即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。清嘉庆 《扬州府志》 卷16 《都里》 引万历 《江都县志》 有僧道桥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