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那曲县

那曲县

在西藏自治区北部。属那曲地区。面积1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3万。辖1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那曲镇。那曲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黑河、黑水”。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(河)。清代曾把这一藏语地名,以蒙古语用汉字意译作喀拉乌苏、哈拉乌苏、喀喇乌苏,还译成纳曲卡、那克楚、那曲卡。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。清统治西藏后,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始置坎囊宗。后演变更名为意译的黑河宗,而后又音译为那曲宗。属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。1942年在现那曲地区范围内置“绛曲基巧”(藏北总管),那曲宗归其辖。当时那曲宗(黑河宗)辖巴尔达、桑雄、安多等七大部落。1960年改设黑河县,属那曲专区。1965年改称为那曲县。1970年属那曲地区。地处唐古拉山南麓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。地形以山地为主,间有盆地。平均海拔 4500 米。属高原亚寒带气候。为纯牧业县,畜产有牦牛、藏系绵羊及马匹。野生动物有岩羊、藏野驴、猞猁、狐狸、水獭、旱獭、獐、熊等以及黑颈鹤、藏雪鸡等禽类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雪莲、瑞香狼毒等药材。矿产有铬、铅、锌、铁、锑、沙金、硫、煤等。有汽车修配、民族制帽、粮油食品加工、皮革加工等厂。青藏铁路(在建)和青藏公路、黑昌公路、黑阿公路交叉穿越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孝登寺。每年8月有赛马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德县

    ①三国吴黄武五年 (226) 分富春县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。七年 (228) 属吴郡。南朝梁属东阳郡。陈属金华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省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

  • 四渎

    对四条独流入海在大川江、河、淮、济的总称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6引《穆天子传》曰:“河与江、淮、济三水为四渎。”《史记·殷本记》:“东为江,北为济,西为河,南为淮。四渎已修,万民乃有居。”西汉刘向《说苑

  • 黄云 (雲) 镇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五十里黄云铺乡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抱冰堂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首义公园内。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建。为张之洞由湖广总督调任清军机大臣时,鄂军捐建之生祠。张之洞号抱冰。因以为名。

  • 湔水

    ①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绵虒县 (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): “玉垒山,湔水所出,东南至江阳 (今泸州市) 入江。” 又据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上游出玉垒山后即入岷江,当指今汶川与都江堰市间岷江支流

  • 石盂山

    在今安徽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黟县:石盂山在“县西北十余里。高五百仞,袤三十里。中有巨石如盂,泉出不竭。南连碧山”。

  • 普洱道

    1914年由滇南道改置,属云南省。治思茅县 (今云南思茅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、墨江、江城、勐腊以西,沧源、双江、临沧、景东、新平以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年6月由滇南道改名,治思茅县(今云南

  • 宣平门

    汉惠帝四年 (前191) 建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。《汉书· 王莽传》: 地皇四年(23) 十月,更始帝大兵击王莽,“兵从宣平城门入,民间所谓都门也”。师古注: “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。”

  • 七闽

    ①古时分居于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的闽人为七族,总称七闽。后泛指今福建省地。 《周礼·职方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、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民。”郑玄注:“闽,蛮之别也。《国语》曰闽芉蛮矣。四

  • 故城川

    即今甘肃合水县东固城川。《清一统志·庆阳府一》: 故城川水 “在合水县南五十里,与麻谷大三门相通。源出子午山,南流入宁州界,为谷城川。又流经州西北入大延水。川旁土壤肥润,多产苇荻花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