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邠县

邠县

1913年降邠州为县,属陕西关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彬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彬县。


旧县名。1913年由邠州直隶州改置,治今陕西省彬县。因“”字生僻难认,1964年以同音更名彬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墓渡

   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二》: “黄盖墓,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。有渡曰黄墓渡。”

  • 南清河郡

    西晋分平原郡置,治所在灵县 (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县附近地。北齐废。

  • 大嵩卫

    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置,属山东都司。在今山东海阳县(东村)东南凤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登州府:大嵩卫“领中、前、后三千户所。城周八里。《志》云:卫南海中有巨高岛,西南边海有草岛咀,俱戍守处”。清

  • 员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、大新、天等附近之地。北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后废。

  • 陈宫山

    即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四十五里华山。海拔457米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巨梁水“出土垠县北陈宫山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陈宫山“萦回数十里,东临还乡河,西按黄土岭。山南有峰,其色苍翠。一名华山”。

  • 达活河

    即古蓼水。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达活泉,东入牛尾河,北径任县北入大陆泽。《寰宇记》卷59龙冈县:蓼水“一名达活水,出襄国(按:今邢台市)西石井冈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达活河,“《旧志》:源出府(按

  • 南县

    1913年改南洲厅置,属湖南湘江道。治所即今湖南南县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。属益阳市。面积 1321 平方千米。人口73.6万。辖12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南洲镇。清咸丰年间湖

  • 枫岭

    ①在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廿八都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9浙江总序: 枫岭 “北为浙、闽分疆之处,相距不过数武,而物候荣落顿觉不同; 沿岭而趋,长松曲涧夹道相属,其险窄处伐木为阑,以便行者,盖亦要隘之地矣”。

  • 丹江县

    1913年改丹江厅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雷山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1年并入丹寨县。旧县名。(1)1913年由丹江厅改置,治旧丹江(今贵州雷山县驻地丹江镇)。1941年撤销,东部地并入

  • 善池

    即沙尔池的别称。在今青海天峻县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: 布喀河“复东南流,至天沁察罕峰北,与沙尔诺尔水会,即所称善池也。诺尔周六十余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