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灵陂
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同州朝邑县: “北四里有通灵陂,开元七年,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。”
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同州朝邑县: “北四里有通灵陂,开元七年,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。”
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升蔡州防御使置,治所在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乾宁四年(897) 增领申、和二州。后废。(1)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(882年)置,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后废。(2)北宋建
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同州朝邑县: “北四里有通灵陂,开元七年,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。”
在今山西偏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偏关县: 韩家坪堡 “在偏关东二十里。隆庆二年置,万历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”。
明置,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三道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: 鸦鹘关 “在司东南三百三十里,其东有喜昌口”。《明史· 李如柏传》: “杨镐四路出师,令如柏以一军出鸦鹘关。” 即此。在今辽宁省
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。漠谷水所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仆固怀恩与回纥、吐蕃进逼奉天,……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等将五千骑追虏,至麻亭而还”。即此。
①又名汝水。古名旴江。即今江西东部抚河。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 主流在余干县康山附近入鄱阳湖,另一支到南昌市入赣江。《清一统志 · 南昌府一》: 武阳水 “在南昌县东。自抚
亦作速末水。即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“粟末部,居最南,抵太白山,亦曰徒太山,与高丽接,依粟末水以居。水源于山西,北注它漏河。”古水名。又作涑末江、速末水。即今吉林省松花
明置,属威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西甘溪。唐于此置乾溪守捉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威州: 乾溪堡在 “州西北五十里。即唐时乾溪守捉城也。……乾溪犹设堡,置仓,为戍守处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北。唐为乾
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那腊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 “那比隘”条内:“又那蜡隘,在(西林)县南一百七十里。两山夹径,必由谷口出入,俱有兵防汛。”
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置,属邵州。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。崇宁四年 (1105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置,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。属邵州。崇宁四年(1105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