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漠道
在今山西大同市南。《新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三年 (629),“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,……以伐突厥”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南。《新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三年 (629),“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,……以伐突厥”。
即龙骨河。今新疆青河、富蕴、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5:征乃蛮“追至忽木升吉儿地面兀泷古河”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疑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斟灌城。东汉省。西汉地节四年(前66年),宣帝封戴王子为饶康侯,置饶侯国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。东汉省。
清置,属福鼎县。即今福建福鼎县治桐山镇。以镇内有铜山,因名。
①元至元十一年 (1351) 贾鲁浚,引黄河南流入淮、入海。故道起自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,东经山东曹县西南、河南民权县东北,又经商丘县北、虞城县南,又东南经夏邑县和安徽砀山县之间,东流经萧县北,至今
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项城县 (今沈丘县): 秦丘 “在县西南四十七里。故老传云: 秦王苻坚将兵南征驻于此丘,故名秦丘。丘侧有故城名为秦丹城,亦名秦王城”。
唐载初二年 (690) 置,属羁縻顺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西南。后废。
唐显庆元年(656)置,属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2悉州识臼县:“地名识臼,因之为名。”天宝元年(742)改为昭德县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。属悉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。
明洪武初置,属广南府。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。
北宋置,属繁昌县。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。当峨溪河入漳河口,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。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
在今贵州都匀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 箐口山 “在府城西邦水司西南二十五里。高险多箐,绝顶有一碗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