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草城
南朝梁筑,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。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 南齐建武五年 (498),“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,以通粮运,每牧人过岸伐刍藁,皆为大眼所略。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,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,亲自举筑。大眼率众来攻,景宗与战破之,因得垒成。使别将赵草守之,因谓为赵草城,是后恣刍牧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》: 赵草城“在凤阳县。…… 《县志》: 城距邵阳洲数里,据淮为险”。
南朝梁筑,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淮河侧。据淮为险,由别将赵草守之以拒北魏,故名。
南朝梁筑,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。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 南齐建武五年 (498),“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,以通粮运,每牧人过岸伐刍藁,皆为大眼所略。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,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,亲自举筑。大眼率众来攻,景宗与战破之,因得垒成。使别将赵草守之,因谓为赵草城,是后恣刍牧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》: 赵草城“在凤阳县。…… 《县志》: 城距邵阳洲数里,据淮为险”。
南朝梁筑,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淮河侧。据淮为险,由别将赵草守之以拒北魏,故名。
北宋雍熙元年(984)析宜春县置,属袁州。治所在钤阳(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江口水库区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8袁州:分宜县,“《宜春志》云,以其地分自宜春,故曰分宜”。元属袁州路,明、清属宜春府。民国初属江西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犀浦县置,属郫县。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。在四川省郫县东部。面积27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犀浦,人口6400。因秦蜀守李冰在此置石犀一头,故名。1
元至正十九年 (1359)朱元璋改诸暨州置,属绍兴路。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 改名诸暨县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年)朱元璋改诸暨州置,即今浙江省诸暨市。属绍兴路。辖境即今浙江省诸
1913年改新安县置,属直隶保定道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迁今治新安镇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738平方千米。人口40.4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安
即玄武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三隅山,“ 《寰宇记》云: 在真武县即今中江县”。
一名东山。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彭水县:老鹰砦山“在县治东。山形若鹰。宋元丰间, 屯兵于此”。
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博木博果尔一带。
即瞿巫滩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径瞿巫滩,即下瞿滩也,又谓之博望滩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82云安军: 博望滩 “在县西三里。《荆州记》 云: 张骞奉使西域于此覆舟,亦
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。源出小兴安岭,南流入呼兰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呼伦河” 条下: “通肯河,在 (齐齐哈尔) 城东四百五十里,东南流入呼伦河。”呼兰河支流。在黑龙江省中部。源出小兴安岭南麓。
①即高梁河。在今北京市西北。金称皂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高梁河“上有高梁桥,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桥,为金将胡沙虎所败”。②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皂河“源出港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