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公墩
①亦名谢安墩。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隅。宋张敦颐 《六朝事迹编类》 卷6: 谢公墩 “在半山报宁寺之后,基址尚存。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”。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 诗有 “冶城访古迹。犹有谢安墩” 句。后王安石亦居半山,有 《谢公墩二首》。诗云: “我名公字偶相同,我屋公墩在眼中,公去我来墩属我,不应墩姓尚随公。”
②在今湖北阳新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谢公墩 “在兴国州东一里湖堤山,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,其地有叠山书院”。
①亦名谢安墩。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隅。宋张敦颐 《六朝事迹编类》 卷6: 谢公墩 “在半山报宁寺之后,基址尚存。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”。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 诗有 “冶城访古迹。犹有谢安墩” 句。后王安石亦居半山,有 《谢公墩二首》。诗云: “我名公字偶相同,我屋公墩在眼中,公去我来墩属我,不应墩姓尚随公。”
②在今湖北阳新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谢公墩 “在兴国州东一里湖堤山,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,其地有叠山书院”。
古名安乐川。又名溥乐河、灵州河。即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苦水河。北流入黄河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 至道二年 (996),洛苑使白守荣护刍粮赴灵州,“ (李) 继迁邀击于浦洛河”。即此。
一名董湖。在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孝感县: 董家湖在 “县东五里。又东为天门陂,皆以董永名也”。
一名汝北城。在今河南汝州市南。北齐为汝北郡治。《寰宇记》卷8梁县:汝北故城“即高齐置汝北郡城。在县南。亦名王坞城。以备周寇也”。
简称湖广行省。元至元中置,治所在武昌路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、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、以南的大部分、湖南全省、广西全区、广东自电白、茂名以西和贵
1942年升安北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大佘太(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新安镇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撤销,并入乌拉特前旗。旧县名。1942年由安北设治局升县,治东槐木(今内蒙古乌拉特
①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北境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 建武五年 (29),“诏弇进讨张步……张步闻之,乃使其大将车费邑军历下,又分兵屯祝阿。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弇。弇度河,先击祝阿。自旦攻城,未中而拔之。
即今广东怀集县西之绥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梧州府怀集县:怀溪水“在城西南。亦名南溪水。源出齐岳山,南流而东,折合桃花水,经广东四会县界,下流入海”。
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高板镇。清嘉庆《金堂县志》 卷2: 高板桥场 “俗名唐家场,去城(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) 一百一十里”。
明洪武间建,在今贵州福泉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平越府:“平越驿在府城内。”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上元元年 (760)置渭北鄜坊节度使,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。治所在坊州 (今陕西黄陵县东南)。领鄜、坊、丹、延四州。建中四年 (783) 徙治鄜州 (今陕西富县)。辖有今陕西宜川、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