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真水
当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(百灵庙镇) 北之艾不盖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夏州塞外道: “二百三十里至帝割达城,又东北至诺真水汊。”
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艾不盖河。唐景龙二年(708年)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为防突厥,以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,戍此为逻卫。
当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(百灵庙镇) 北之艾不盖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夏州塞外道: “二百三十里至帝割达城,又东北至诺真水汊。”
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艾不盖河。唐景龙二年(708年)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为防突厥,以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,戍此为逻卫。
在今江西宜黄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宜黄县: 宜黄水 “在县东南二百六十三里。源出黄土岭,沿流合章水,至西津与汝水同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宜黄水 “在宜黄县东。本宜、黄二水,宜水源出县
在今河北遵化市东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 田畴传》: 东汉建安十二年 (207),曹操北征乌丸,令田畴 “将其众为乡导,上徐无山,出卢龙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庚水 (今ȴ
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楚“南有符离之塞,北有甘鱼之口”,即此。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省天门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楚“南有符离之塞,北有甘鱼之口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三十里嘎他。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。1933年废入石屏县。明洪武中置,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左能。属临安府。辛亥革命后废。
1914年改建昌县置,属热河热河道。治所在塔子沟 (即今辽宁凌源市)。民国 《凌源县志》:“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,谨援沁源、桃源之例,呈請转咨准改凌源县,此定名之理由也。” 即以地处大凌河之源为名
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西晋复为汉寿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崆城。属武陵郡。西晋武帝复改汉寿县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 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 ‘梁父吟’。” 裴注引 《汉晋春秋》 曰: “亮家于南阳之邓县,在襄阳城西二十里,号曰隆中。” 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东径
明永乐初筑,即今宁夏平罗县。嘉靖三十年(1551)改置平虏千户所。
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法华山 “在乌程县西北十八里。苏轼有 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 诗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卷9: “法华山去灵隐山后可里许,去
即今福建漳浦县南四十里杜浔镇。清有把总驻守。在福建省漳浦县西南部、金岗山南麓。面积139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正阳,人口2.1万。原名衽阳,清康熙间以地临水边又林茂地沃改今名。195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