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观音峡

观音峡

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,为嘉陵江三峡之一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卷1:观音峡“两崖石壁数仞,左有龙洞,高二丈许,深不可测,曾艤舟洞口。洞中泉水潺潺,不可近。春夏水涨,则洞口淹没,舟不敢行。在悬崖多瀑布,溅玉飞雪,直注江端半壁。蜀汉时凿有匾路,若栈道,水涨峡难行舟,则登岸由匾路出峡。其幽深与温汤峡相似”。


嘉陵江小三峡之第三峡。在重庆市北碚区附近。系江流斜切观音山而成。因古有观音庙而得名。江岸有龙洞,泉水潺潺,瀑布飞泻,分为三股,下注入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下竺

    古岛屿名。亦称竺屿。指今马来半岛东南岸外的奥尔岛。为古代东西方船舶往来的路标。岛上有山,两峰耸峙,地产巨竹,故名。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“航海外夷”条:“三佛齐之来也,正北行舟,历上下竺与交洋,乃至

  • 贾嗣桥

   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贾嗣镇。清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 卷2: 贾嗣场 “距城九十里”。

  • 梨园堡

    明置,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南梨园堡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中卷甘肃边镇图有梨园堡。清初设守备,后改都司。

  • 明安站

    又作察罕脑儿站、昔宝赤站。元上都至大都南驿路第三站。在今河北沽源县北小红城古城 (元察罕脑儿行宫) 东闪电河旁。明初仍为开平卫南路驿站。后废。在今河北省沽源县东北大红城。因地近察罕脑儿,故又称察罕脑儿

  • 河清军

    辽重熙十二年 (1043) 置,属西南面招讨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。后废。辽重熙十二年(1043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北。属东胜州。后废。

  • 都县

    即唐纳州都阙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纳州都宁郡县八,“都阙”作 “都县”。

  • 涝峪口

    即今陕西户县西南涝峪乡。清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鄠县图: 城西南有涝峪口。

  • 临州

    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治所在临江郡临江县 (今四川忠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义宁二年 (618) 复置,唐贞观八年(634) 改为忠州。②唐开元二十年 (732) 置,治所在

  • 西阳宫

   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沙溪镇。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、讲学、祀父的地方。西阳宫原名西阳观,因避其父欧阳观之讳,经请于朝改称宫。

  • 地运寨

   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:地运寨“在司(治今平头乡)东南。苗寨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