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渡镇

西渡镇

北宋置,属衡阳县。即今湖南衡阳县。1952年衡阳县迁治于此。


(1)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北部,北濒黄浦江。面积24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萧塘,人口 2100。以境内渡口为名。相传秦始皇东游望海,过此而南,故名秦塘。后萧姓居此,遂称萧塘。明代称萧塘镇。民国年间置西渡乡,1957年废入萧塘乡。1959年萧塘乡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并改名西渡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洗涤设备、兽药、砖瓦、水泥等厂,镇境南半部已辟为奉浦工业区。沪杭、大叶、莘奉公路经此。黄浦江边建有奉浦大桥和西渡轮渡站。(2)在湖南省衡阳县南部、蒸水和演陂水汇合处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52.2平方千米。人口1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渡,人口 9540。镇内昔有渡口,为衡州西去宝庆要津,故名西渡。清称西渡市。1952年县人民政府自衡阳市迁此。1953年设西渡镇,1958年属新城公社。1963年设城关镇,1981年复今名。1995年西渡、咸水、英陂、秋塘、清平五乡并入。主产稻,并产棉花、莲子、柑橘、花生、李子。有柴油机、制药、农具、棉纺、瓷器、印刷、造纸、汽车修配、酿酒等厂。镇中有西渡大桥,有公共汽车通市区。镇郊有重安古城、大西林寺等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都

    ①西晋建兴元年(313),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。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。②唐武则天长寿元年(692)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。神龙元年(705)废。开元十一年

  • 大夫庄

   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三十五里大夫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南有大夫庄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赵县城东部。属范庄镇。人口9000。为一大自然村。传古因李姓大夫煎药避蜂害救民而得名大夫李,明永乐年

  • 芹菜沟

    在今陕西北部或内蒙古伊克昭盟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芹菜沟“在镇西。源自沙漠来,水际常产芹菜,因名。《志》云,卫西境有小芹河墩,隆庆初,寇尝由此入犯”。

  • 新安府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新兴府置,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峡山县 (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海阳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至广宁省一带,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
  • 缑氏山

    又名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列仙传》 卷上: 王子乔见柏良曰,“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休水 “北历覆釜堆东,盖以物象受名矣。……又东屈灵星坞,水流潜通。

  • 齐天山

   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南。与西晃山连麓别峰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5辰州府:齐天山“在麻阳县(今锦和镇)东南五十里。峰峦高出云表,天晴则秀色愈盛,故又名霁添山”。宋置齐天铺于山下。

  • 明南京皇城

    在南京城 (今江苏南京市) 东南隅。正南门曰洪武门,向南正对外城的正阳门,向北经承天门、端门、午门,到奉天门即进入宫城,经宫城的北门北安门 (后宰门),至玄武门出皇城。在洪武门东侧为长安左门,西侧为长

  • 半边山镇

    亦名中兴场。即今四川中江县南中兴乡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中兴场在“治西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五星县

    1935年1月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由柞水县析置,治红岩寺(今陕西柞水县东红岩寺)。同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,县制撤销。旧县名。(1)鄂豫皖苏区设。1929年由安徽省金寨县南部及霍山县西部燕子河一带析置。193

  • 水口

    ①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水口镇。清设兴宁营把总驻防。②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北之水口。清光绪《巫山县志》卷2:水口在“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宋时于此置水口监。今废”。(1)古地名。又称水口隘。在今广东省兴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