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埠镇
即今安徽和县西北西埠镇。清光绪《直隶和州志》卷4《关津》:西铺在“州西北二十里”。
在安徽省和县中部。面积94.66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埠,人口 3790。古名历湖铺,又名状元寺,清改丰乐镇,辛亥革命后以县城西部较大商埠改今名。1949年设西埠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十里乡一部分和范桥乡并入改置镇。为西北部丘陵区竹木集市中心。主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及杂粮等。有农具修造、水泵、磷肥、水泥预制件、粮油加工、金刚石等厂。巢南、历石公路交会于此。
即今安徽和县西北西埠镇。清光绪《直隶和州志》卷4《关津》:西铺在“州西北二十里”。
在安徽省和县中部。面积94.66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埠,人口 3790。古名历湖铺,又名状元寺,清改丰乐镇,辛亥革命后以县城西部较大商埠改今名。1949年设西埠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十里乡一部分和范桥乡并入改置镇。为西北部丘陵区竹木集市中心。主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及杂粮等。有农具修造、水泵、磷肥、水泥预制件、粮油加工、金刚石等厂。巢南、历石公路交会于此。
即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太文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太温村“有庙曰太温庙”。
一作可胤山、可沇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2胤山县:“后魏于今县西南十五里置义城县,隋义宁二年改名义清县,天宝元年改为胤山,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。”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土基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清水又东南注白水。白水又东南,径吐费城南,即西晋寿之东北也。东南流注汉水。”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石浦镇。清废。又名昌国前千户所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石浦。属昌国卫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废。
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道人矶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右岸有城陵山,山有故城,东接微落山,亦曰晖落矶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一》 谓即道人矶。
北周建德四年(575)改铜官县置,属宜君郡。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。隋属京兆郡。唐属京兆府。五代梁改属同州。后唐属耀州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6年改为铜川县。
①西夏改甘州置,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。元初改为甘肃路。②亦作宣化州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旷县 (今越南河宣省北光州地区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大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
即今伊朗西南部波斯湾附近克尔曼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乞力麻儿“永乐中遣使来贡,……西南傍海”。
北宋置,属汉初县。在今四川武胜县南四十五里清平镇。
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7:方滩在“监东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