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余山
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乌程县:西余山“在乌程县东一十八里。《舆地志》云:汉文帝封东海王摇之子期视为顾余侯,至孙,坐酎金失国,即此地也”。
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乌程县:西余山“在乌程县东一十八里。《舆地志》云:汉文帝封东海王摇之子期视为顾余侯,至孙,坐酎金失国,即此地也”。
一名峡口镇。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 作 “硖口”。
西汉置,属豫章郡,为豫章都尉治,后为南部都尉治。治所即今江西樟树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新淦县: “县有淦水,因以为名。” 隋开皇十一年(591) 徙治今江西新干县,属庐陵郡。唐属吉州。北宋淳化三年 (
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涧溪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盱眙县南有涧溪镇。在安徽省明光市东部。面积164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涧溪,人口3000。以溪为名。1956年设涧溪乡,1958年属
北宋置,属介休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二十八里冷泉村附近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北冷泉。北宋属灵石县。
即今吉林与朝鲜分界之图们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图们江“亦曰土门,或称豆满”。
①瓯江支流。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宣平港上源之桃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桃溪在 “县(治今柳城镇) 北三十里”。②一名永春溪。即今福建永春县南桃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永春县: 桃溪在 “县治南
在今山西古交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,“北汉葬神武帝于交城北山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交城山“《志》云,古交城治此”。
即今浙江象山县北象山港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21: 象山县 “东北到鄞县界四十里,以鄞港中流翁山为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象山县:鄞港在 “县东北四十里。港口直接大洋,中流与鄞县分界,因名”
在今广西宁明县东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弘治十年(1497),“况村贼黄绍侵占思明、上石、下石三州,复谋杀知府黄道父子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境。明成化后,思明土司黄绍氏曾数次据此反,后始平定。
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北水出新浦县北高梁山,分溪南流,径其县西,又南一百里入朐忍县,南入于江,谓之北集渠口,别名班口,又曰分水口,朐忍尉治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