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河
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洵阳县 “西岔河” 条下: “又有蜀河,在县东北百十三里有堰,下流俱入汉水。”
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洵阳县 “西岔河” 条下: “又有蜀河,在县东北百十三里有堰,下流俱入汉水。”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蓬州置,治所在大寅县 (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。至德二年 (757)改为蓬山郡。唐天宝初改蓬州置,治大寅县(今四川仪陇县南)。
唐置,属柘县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境。《元和志》卷32柘州柘县:“柏岭在县北八十里。岭北三十里至白崖驿,与吐蕃接界。”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稳下堡 “在县西北百里。嘉靖三十二年,岑冈贼袭败官军于此”。
1928年由零陵、宁远、祁阳、桂阳、新田、常宁6县析置,治石鼓源(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石鼓源)。以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。1929年迁白果(今祁阳县南白果市)。1931年改设阳明特区,驻石鼓源。同年废。旧县
一作普尔塔齐。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乌苏县西普尔塔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库尔喀喇乌苏厅:“城西七十里布尔噶齐驿,注:布尔噶齐,准语谓伏流之水,旋出地上汇成大泽也。”
即今广东陆河县 (河田镇)。清属陆丰县,置巡司于此。1988年设陆河县治此。
清康熙元年(1662)郑成功置。即今台湾省基隆市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废鸡笼安抚司,“康熙元年,郑成功置安抚司。二十二年废。今置兵戍守”。
北宋置,属东莞县。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广州东莞县有 “海南、黄田、归德三盐栅”。北宋属东莞县,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黄田。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二十八里,为孤山口入上方山必经之地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卷3引魏必复《天开中院碑阴记》:“至元十年应公禅师始来住持……建中院寺于南沙河。”村因寺名。后分为上、下中院村。
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。为忠路土司驻地。清有利川县丞及守备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