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洪山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鸿上水,源出唐县北葛洪山。”《清一统志 · 保定府二》: 葛洪山 “山与恒岳相接,峰峦环簇,岩壑奇胜,相传葛洪修道于此,故名”。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鸿上水,源出唐县北葛洪山。”《清一统志 · 保定府二》: 葛洪山 “山与恒岳相接,峰峦环簇,岩壑奇胜,相传葛洪修道于此,故名”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摘星楼 “在府城西北隅。《旧志》: 贾似道筑宝祐城,建楼于上,扁曰 ‘三城胜处’。摘星楼即其处也”。苏辙、秦观皆有诗。
亦名杨柳堡。明置,属宁夏后卫。即今宁夏盐池县北三十里柳杨堡乡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3: 柳杨堡 “在旧长城之南,今隔于沟垒之外,遂为废城。北虏潜伏,反滋其患。此亦花马池之一累也”。
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8定海县:伏龙山在“县治西北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伏龙山“首尾跨东、西两海门,状如卧龙。南去龙山所十里,屹临水漈,为舶必由之道,盖
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。后废。
清置,属霞浦县。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闾峡。
即今江西萍乡市北桐木镇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 “江西市” 条: “桐木市在 (萍乡) 县北九十里。”
元置,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。至正末废。明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九溪卫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废。元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。属岳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。至正末废。明
古时多泛称东方为东州,南、北、西方为南、北、西州。如《楚辞》:“嘉南州之炎德兮’;《战国策》:“秦穆公一胜而霸西州”;《三国志·魏书·郑浑传》 裴注引张璠《汉纪》:东汉郑泰称董卓“出自西州”,又说“东
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寨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383平方千米。人口10.8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。辽于
亦作利济驿、利济店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保安藏族乡境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越嶲卫:梅子堡“二十里为利济驿,十五里为青冈关”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万历中,邛部长官司“土目阿堆等拥沙氏,焚利济站庐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