菖蒲涧
一名甘溪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南海县: 菖蒲涧 “一名甘溪。裴氏《广州记》: 菖蒲生盘石上,水从上过,味甘冷,异于常流。《南越志》: 昔交州刺史陆允之所开也,至今重之。每旦辄倾州连汲,以充日用,虽有井泉不足食。太元中襄阳罗支累石涧侧,容百许人坐游之者,以为洗心之域。咸平中姚成甫尝采菊涧侧,遇 一大夫谓成甫曰,此涧菖蒲昔安期生所饵,可以忘老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 广州: 菖蒲涧 “在州东北二十里”。
一名甘溪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南海县: 菖蒲涧 “一名甘溪。裴氏《广州记》: 菖蒲生盘石上,水从上过,味甘冷,异于常流。《南越志》: 昔交州刺史陆允之所开也,至今重之。每旦辄倾州连汲,以充日用,虽有井泉不足食。太元中襄阳罗支累石涧侧,容百许人坐游之者,以为洗心之域。咸平中姚成甫尝采菊涧侧,遇 一大夫谓成甫曰,此涧菖蒲昔安期生所饵,可以忘老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 广州: 菖蒲涧 “在州东北二十里”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于原宣宁县故地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。后废。
①又名御河。即今北京城内、外金水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“玉河源自玉泉山,流经大内,出都城东南,注大通河。”②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及其东西源。因产玉得名。《梁书·西北诸戎传·于阗》:“有水出玉,名
①南朝梁置,属清远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栾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南。大业初废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南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“澧水又东,九渡水注之。水南出九渡山,山下有溪,又以九渡为名。……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澧水。”
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及保山、腾冲、泸水、施甸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蒙古至元七
古名大虫江,一名出入河。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。为鸭绿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叆河 “在岫岩厅所辖凤凰城北二十里。源出边外分水岭,西南流……至城东南二十里,又折流出边入鸭绿江”。满语意为“明亮
又名新州、永福场。即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新舟镇。1932年始置新舟镇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高屯堡者, 在虹桥之内, 御寇之下, 谭之西, 正适中要地,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。”
1949年4月置,省会在安东市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东部。1954年撤销,大部分地区划入辽宁省,部分划入吉林省。旧省名。1949年置。省会安东市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 能仁寺 “在府南二里。晋许询舍宅建,号祗园寺。吴越时重建。宋改名。府西北二里尚有小能仁寺,故郡人谓此寺为大能仁寺”。②在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清一统志 · 九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