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常道
1914年依前苏州、常州两府、通州直隶州辖境置,属江苏省。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常州、武进、宜兴以东,常熟、昆山、上海以西长江南岸地区及江北泰兴、靖江、如皋、如东、南通等市县地。1927年废。
1914年6月以清末苏州、常州两府及通州直隶州辖境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属江苏省。辖吴县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武进、无锡、宜兴、江阴、靖江、南通、如皋、泰兴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江苏省泰兴、如皋、如东等市县以南,靖江、常州、宜兴等市以东地区(海门、启东两市除外)。1927年废。
1914年依前苏州、常州两府、通州直隶州辖境置,属江苏省。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常州、武进、宜兴以东,常熟、昆山、上海以西长江南岸地区及江北泰兴、靖江、如皋、如东、南通等市县地。1927年废。
1914年6月以清末苏州、常州两府及通州直隶州辖境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属江苏省。辖吴县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武进、无锡、宜兴、江阴、靖江、南通、如皋、泰兴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江苏省泰兴、如皋、如东等市县以南,靖江、常州、宜兴等市以东地区(海门、启东两市除外)。1927年废。
即新洋江。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。南承吴淞江,北通娄江。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亦作女国。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川西北部。《旧唐书·东女国传》:“东女国,西羌之别种,以西海中复有女国,故称东女焉。俗以女为王。东与茂州、党项接,东南与雅州接,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
亦作邯县。 西汉置, 属乐浪郡。 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顺安以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孟康曰: “音男。” 师古曰: “音乃甘反, 邯音酣。”东汉末废
即汉源坡。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三十里汉阳镇之石洞沟。《资治通鉴》五代唐长兴元年(930)胡注:“李昊《蜀高祖实录》:北军自白卫岭人头山后过,从小剑路至汉源驿出头倒入剑门,打破关砦。”即此。即“汉源坡”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怀集县(今广东怀集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怀集县 (除西北部分)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唐贞观元年 (627) 改辽州置,为羁縻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在威化县 (
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正定府藁城县:示衣坂“在县西北三十里路侧。唐天宝末,安禄山陷藁城,常山太守颜杲卿以力不敌,至藁城迎见,禄山以金紫衣畀之,令仍守常山。杲卿归至中途,驻坂侧,顾长史袁
(崑) 墟州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多勒建国低宝那城 (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木尔加布河上游以北)。8世纪中废。云南省昆明市的简称。
又名富江。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思勤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7龙平县 “富川水经县南,又东入漓水”。
即东阳江。兰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华县: “城南有东阳江,亦曰婺港,自东阳县流经此。”即“金华江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南。为唐时宰相牛僧孺的故园。园中有七里桧,即唐时旧物。因花园占尽归仁一坊之地,故名归仁园。宋时属中书李清臣所有。《洛阳名园记》说:归仁园“广轮皆里余。北有牡丹、芍药千株,中有竹百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