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州

苏州

①隋开皇九年(589)改吴州置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横山东)。以姑苏山得名。大业初复为吴州,寻又改为吴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苏州,七年(624)徙治今苏州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、常熟市以东,浙江桐乡、海盐东北和上海市大陆部分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后,为江南东道治所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吴郡。乾元后仍为苏州。五代晋以后辖境缩小为上述江苏部分及上海市嘉定、宝山二区地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)升为平江府。

②辽兴宗以南苏地置,治所在来苏县(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)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贞祐四年(1216)复置,后废。

③元末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苏州坝。一说即今冕宁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宁番卫:苏州“借苏示之义以名之”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改为苏州卫。


(1)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吴州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以姑苏山得名。大业初复为吴州,后改吴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又改苏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苏州市、常熟市以东,浙江省桐乡市、海盐县以东北及上海市大陆部分。五代晋后缩小为上述江苏省部分及上海市嘉定、宝山二区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年)改为平江府。唐为江南东道治所。(2)辽兴宗时置,治来苏县(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、金州区及附近区域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废。(3)元于邛都地置,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北。属建昌路。辖境相当今冕宁县泸沽镇以北一带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属建昌府,二十一年兼置苏州卫,二十五年州废,二十六年改苏州卫为宁番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汉寨

    在今福建建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建宁县: 罗汉寨“在县城北。宋乾道四年郡寇何白旗作乱,张浚请设兵置寨于此”。

  • 乾祐河

    又名柞水。在今陕西镇安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 “柞水” 条引 《镇安县志》: 乾祐河 “在县东三里,即泎水也。源出咸宁县秦岭,至旧县关入县境,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,合洵河”。

  • 大街

    即今云南江川县治大街镇。1950年江川县自江城镇迁治于此。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富阳市东部、富春江南岸。渔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。旧为富阳四大船埠之一,名渔山埠,俗称渔山街,1949年后改大街。

  • 金盏淀

    亦名金盏儿淀。在今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十里金盏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金盏儿淀“在通州境,广袤三顷,水中有花开似金盏”。因名。淀早已消失。

  • 义宾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��鄢县置,属南溪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:义宾县“取其慕义来宾矣”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

  • 甘夷川

   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哈拉直沟。为湟水支流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湟水东流,“左则甘夷川水入焉”。

  • 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济南城西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八年 (前694),“公会齐侯于泺”。即此。战国时称为历下邑。

  • 宛县

    秦置,为南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。西晋为南阳国治。南朝宋为南阳郡治。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。古县名。秦昭襄王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。北周改名上宛县。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。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。汉

  • 连城县

    ①东魏武定六年(548)置,属谷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二十四里连城乡。北周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析泷州正义县置,属南义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。贞观年间属义州。天宝初属连城郡。乾元初复

  • 仁州

    ①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废赤坎戍置,治所在赤坎城(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;一说在今泗县西南)。北魏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、固镇二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夏丘县(今安徽泗县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