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子关
亦曰芦关。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。唐杜甫《塞芦子》诗:“延州秦北户,关防犹可倚。焉得一万人,疾驱塞芦子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7引蔡梦弼云:“去延州百八十里有土门山,两崖峙立如门,形若葫芦,故谓之芦子。”
即“芦关”。
亦曰芦关。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。唐杜甫《塞芦子》诗:“延州秦北户,关防犹可倚。焉得一万人,疾驱塞芦子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7引蔡梦弼云:“去延州百八十里有土门山,两崖峙立如门,形若葫芦,故谓之芦子。”
即“芦关”。
即今湖北郧县东北雷峰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县: 雷峰垭关 “在府东北六十里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石埭:龙岩泉“在县(广阳镇)西四十里。清冽而甘,大旱不竭,乡田咸赖以灌”。
唐方镇名。即横海军后期之号。治所在沧州(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)。《旧唐书·文宗纪下》:大和五年(831),“赐沧德节度使曰义昌军”。乾宁五年(898)并入幽州。见“横海军”。
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。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。清设县丞驻此,民国改县佐。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为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西南赤水河西。后废。
南朝陈置,治所在绥越县 (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境。隋废。南朝陈置,治绥越县(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)。属桂州。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
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双流县: “宜城山在县南十二里。出紫草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72双流县: “宜城山在县东南一十里。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宜城山在牛饮水南三十里。”
①指清代驻乌里雅苏台城的定边左副将军的辖区。乾隆中叶后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两区。相当于今蒙古国、俄罗斯额尔齐斯河上游、斋桑泊以东至东萨彦岭一带和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北部。清季通称外蒙古。
①今辽宁灯塔县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辽阳州图: 北有烟台。产煤。有烟台车站,南满铁路经此,有支线由此分出,东南达炭坑。后因与山东烟台同名,改名为灯塔。1980年设灯塔县。②本山东福山县地
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元和志》卷32彭山县:“大江一名汶江, 亦曰导江, 在县东七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