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常山
旧名北垂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句容县:“良常山在小茅峰之北垂,始皇登此叹曰:巡守之乐,莫过于山海;自今以往, 良为常也。因名。”
旧名北垂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句容县:“良常山在小茅峰之北垂,始皇登此叹曰:巡守之乐,莫过于山海;自今以往, 良为常也。因名。”
即古昭余祁泽。又名邬泽、蒿泽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,跨介休县界。《元和志》卷13介休县:邬城泊“在县东北二十六里。《周礼》‘并州之薮曰昭余祁’,即邬城泊也”。即“昭余祁”。
即今台湾云林县东北二水乡。为台湾铁路集集线之起点站。
即今台湾省南投县北草屯镇。旧名草鞋墩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草屯庄,后改草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草屯镇。在台湾省南投县西北端,北接台中县。面积104.4平方千米。人口约9万。清代名北投堡,属台湾县。
东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柳江、红水河中游一带。南朝宋属桂林郡。南齐以后废。
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镆鎁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蓬莱县: 莫邪岛 “昔人捕鱼于此,得宝剑,因名”。光绪 《登州府志》 卷3: “岛旁居人多慕姓,疑是慕家岛之转音也。”
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北。《战国策·魏策》:无忌谓魏王曰:“秦十攻魏,五入国中,边城尽拔。文台堕,垂都焚。”《史记·魏世家》《索隐》引《列士传》曰:“隐陵君施酒文台。”皆即此。在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北。《史记·
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置革赍土百户。
在今广西靖西县西荣劳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频峒隘” 条: “又荣劳隘,在 (归顺) 州西七十里。”
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。清置巴克什行宫。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。清范昭逵 《从西纪略》 三: 康熙五十八年 (1719) 六月,“十四日蚤行,三十里至插苏扎营。插苏,犹华言纸也。亦元时造写经纸于此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