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峰山
旧名千仞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6衡州府: 舜峰山 “上平而北垂。昔邑民避难,据其颠筑栅拒守,遗址尚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桂阳州》: 舜峰山 “三面壁立,前开一径,以通上下。山顶平衍,可二百亩。上有巨石曰韶石。元末,县无城守,乡民于此垒石保聚”。明天顺间,瑶以三千人起事,主簿李浚合众御之于此。
旧名千仞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6衡州府: 舜峰山 “上平而北垂。昔邑民避难,据其颠筑栅拒守,遗址尚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桂阳州》: 舜峰山 “三面壁立,前开一径,以通上下。山顶平衍,可二百亩。上有巨石曰韶石。元末,县无城守,乡民于此垒石保聚”。明天顺间,瑶以三千人起事,主簿李浚合众御之于此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筠连州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5: 筠连县 “四山皆竹,一色相连,因谓之筠连”。十年 (1377) 废入高县,十三年 (1380) 复
元置,属广西南丹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。明初废。元时升荔波峒置,治今贵州省荔波县西北。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黄庭观右。《清一统志 ·衡州府一》: 金简台 “相传神禹藏书处”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。俗称南寺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(713—741),故名开元寺。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。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,金天会六年 (1128) 重修。明正统十年 (1445) 整修后,成为当时官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古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3
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。《左传》: 成公二年 (前589),齐侯为晋军败于鞌,“遂自徐关入”。又,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国佐 “杀庆克,以谷叛,齐侯与之盟于徐关而复之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
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福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福山港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自城北门二十里经斜桥,又二十里经福山,入大江。亦曰福山塘,亦曰福山浦。宋绍兴中,屡经浚治,与白茅、许浦,并为要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。《北齐书·薛修义传》:“武帝之入关也,高祖奉迎临潼关,以修义为关右行台,自龙门济河。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,修义以书招之,崇礼率万余人降。”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。在今陕西省韩城
即今江西南昌县《莲塘镇》西南冈上镇。清光绪《南昌县志》卷4:冈上街“距城六十里”。
①五代周显德中置,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旧城南门外。北宋诸帝常幸此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6:“收灯毕。都人争先出城探春。州南则玉津园外。”《宋史·太祖纪》:建隆元年(960)四月,“幸玉津园”。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