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能仁寺

能仁寺
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 能仁寺 “在府南二里。晋许询舍宅建,号祗园寺。吴越时重建。宋改名。府西北二里尚有小能仁寺,故郡人谓此寺为大能仁寺”。

②在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清一统志 · 九江府》:能仁寺 “在府治东。梁建。旧名承天院,明弘治中改今名”。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 (1870) 重建。


(1)旧称承天院。在江西省九江市东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(502—549),后废。唐大历年间(766—779)重建。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又建,弘治二年(1489年)改今名。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(1870年)复建。为市内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。寺内有单层重檐、周体回廊、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及金刚殿、铁佛殿、左右禅房、藏经楼等。有大胜塔、双阳桥、雪洞、诲尔泉、冰山等七景。(2)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定远县西部。能仁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300。地以寺名。相传“十三妹大破能仁寺”即于此。有农机站和采石、粮油加工等业。定炉公路有支线通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北口

    又名北口、虎北口。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古北口。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燕乐县:“东北百八十里有东军、北口二守捉。北口,长城口也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》:天祐十年(913

  • 海口

    ①即今海南省海口市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 置营,设都司防守。嘉庆十六年 (1811) 改设副将。②即今云南昆明市西南海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“滇池” 条引 《云南通志》: “去府城西南八十

  • 金鼓山

   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一百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9黄州: 金鼓山 “在黄陂县北一百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黄陂县: 木兰山 “又北三十里有金鼓山,丹崖壁立,秀拔云表”。

  • 二龙乡

   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劭兄虔“亦知名,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”。李贤注:“平舆故城,今豫州汝阳县东北,有二龙乡。”

  • 沮洳山

    又名大号山、北山、淇山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。淇水发源于此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 ·北次三经》: “沮洳之山,无草木,有金玉。濝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”

  • 重龙山

    亦名四岩山、崇灵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7资州: 重龙山 “在州南二里。 ��崒盘屈, 隐若龙转, 飞鹫龙山,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,江山城市历历

  • 房公湖

    亦名西湖。在今四川广汉市城西南。唐汉州刺史房琯所凿,故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房公湖 “又名西湖”。唐杜甫、李德裕,南宋陆游等皆有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汉州: 房公湖在 “州治南,唐房琯所凿

  • 长塘堰

    在今浙江鄞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鄞县:长塘堰“在府西南二十五里。一名百丈堰,江河夹流其下”。

  • 越常国

    亦作越裳国。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九德郡: “吴置,周时越常氏地。”

  • 杉溪寨

    即今江西广丰县东杉溪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