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缑山

缑山

即缑氏山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,作有 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 诗。


古称缑氏山、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河南省偃师市南。东西长1千米。山体为红砂岩。海拔308米。山上有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,系书法艺术珍品。下有公路,为通登封市之要道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一度移居于此,作有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诗。唐李白《凤笙篇》有:“绿云紫气向函关,访道应寻缑氏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迤西道

    清雍正八年 (1730) 改永昌道置,属云南。治所在大理府城 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领大理、丽江、楚雄、永昌、顺宁五府,蒙化、景东、永北三厅,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、大姚、牟定、双柏、景东、

  • 武安郡

    ①北魏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宜盛县 (今甘肃民勤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民勤县地。西魏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洺州置,治所在永年县(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永年、曲周、武安、邯郸、

  • 顺化州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

  • 群蛮国。当距庸 (今湖北西部) 不远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六年 (前611),“庸人帅群蛮以叛楚……楚人……使庐戢黎侵庸……七遇皆北,唯裨、倏、鱼人实逐之”。

  • 沙湾塘

    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安寨坪。产铝。清道光中曾开采。后废。同治十二年(1873)复采,无成而止。

  • 洄曲

    一名时曲。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。《旧唐书·宪宗纪》: 元和十年 (815),“李光彦大破贼党于洄曲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十二年 (817),“吴元济闻郾城不守,甚惧。时董重质将骡

  • 乔口河

   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。自益阳县界流入,至此入湘江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湘水之左岸有高口,水出益阳县,西北径高口戍南,……东北流注湘为陵子口。”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疑“高口”即“乔口”之讹。唐杜甫有《入乔口

  • 广宁监

    北宋咸平三年(1000)置,属江州。铸铜钱。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江州:广宁监在“州南一百二十步”。后废。北宋咸平三年(1000年)置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。属江州。铸铜钱。

  • 显陵

    ①五代晋高祖石敬瑭陵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石陵村。《旧五代史· 晋书 · 高祖纪》: 天福七年 (942) 八月,“上谥曰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,庙号高祖。以其年十一月十日庚寅葬于显陵”。②在今辽宁

  • 双清河

    四川成都平原上之走马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郫县:双清河“在县西北十里, 自灌县东流,经合江浦分为二,至县东北复合为一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郫县:“双清河即走马河,亦自崇宁入,东流入华阳,为锦江。”